颜堂”,藏书迁入,故名),其中,中英文图书各居半数。1903年,由法国天主教会创办于徐家汇的震旦大学图书馆开始建立。1908年,基督教美国南北浸礼会在沪开办神学院并设立大学部,并同时在杨树浦军工路内建立了图书馆,后改名为沪江大学图书馆。
1906年11月,受西学的影响,上海一批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邓实、黄节、刘师培、章太炎等在上海创办仿欧美公共图书馆的“国学保存会图书馆”,并将各自的藏书5万卷以捐增、寄存方式作为藏书基础,一个月之内,藏书发展至16万卷,先后在上海虹口和市中心的四马路建立了馆址。从上海城市开埠时期图书馆开始萌芽这一发展阶段来看,城市的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当时的图书馆明显地带有受西学和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影响的特点;②由于上海城市的发展尚处于开埠初期,公共图书馆意识较为淡薄,城市公共图书馆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与当时上海城市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较为低下、封建文化较为深厚是相适应的。
1.2上海图书馆的发展时期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上海城市的航运、房地产、商业、贸易、交通、工业、金融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逐渐确立了近代中国轻纺工业基地、金融中心、交通运输枢纽和内外贸易中心城市的地位,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多功能的经济城市和国际化城市。上海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开放的格局对当时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上海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各类人才汇聚,一些专业人士和机构自发地建立起各类专业图书馆,如1920年上海中华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