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的现象。然而,有的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大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相关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开展不多,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而且,不少高校在开展活动时,过多追求形式,不注重活动内容。在活动的设计上,有的没有考虑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刻意追求轰轰烈烈,过多注重某项活动的参加人数,忽略了活动内容和教育效果,导致活动科技含量不高,从而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从多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1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高等院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认识,上下齐心协力去做,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1.1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认真重视,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给予组织保障。
3.1.2其他部门要齐抓共管,科技处的管理重点应该是对大学生科研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对重要项目的组织协调,帮助大学生尽快进入科技工作角色等;其它部门如设备处、财务处、研究生处等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当围绕学校既定的大学生科研培养目标,在管理服务职责范围内,完成相应配套实施细则的制定;再次,教研室作为教学与科研的纽带,既要让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又要注重委派优秀教师充当大学生科研的导师,要注重培养创新型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3.1.3学校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长期规划,要把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中心地位,有计划地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各二级学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也应充分考虑如何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大学生真正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施展才华,充分发挥创造精神。
3.2制定机制,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创新体制。如何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逐步建立和健全合理有效的创新体系。
要完善科技创新组织建设,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评审委员会,指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在组织上保证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要建立系统的竞赛机制和竞赛体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和发现一批尖子人才,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建立相应的激励评价体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外科研活动中来,并制订一些奖励措施奖励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如对在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其选修学分和综合测评中采取加分的方式给予鼓励;要建立系统的创新活动和实践培训体系,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创新活动和创新培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对产品开发及专利申请的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另外,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进一步构建合理的创新的课程体系。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院(系)、跨学科选修课程;其次,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