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艰辛。有人以哀叹面对,有人以享乐虚度。潇洒的李白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应该达观地审视现在,乐观地怀想未来。那我们的态度呢?”在陆游的《诉衷情》之前,我们的导语又说:“有时,我们的生活因为有梦而生动;有时,我们的一生却正因为有梦而惆怅。你宁可选择无梦的平淡生活,还是即使冒险也不放弃对美丽梦想的执著?”这类导语的作用就是引导同学将自己放进去阅读,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古人的心情,并与古人进行对话。
其次是思考题。每一个主题的最后,都附有若干思考题,供老师、同学在课堂和课下讨论。比如第二主题的一道思考题说:“联系本主题的作家作品,谈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并谈谈你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又比如第三主题的一道思考题说:“你认为李白独特的人生追求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你渴望用自己的知识济世报国,还是欣赏他那样自由自在的快意人生?”再比如第四主题的一道思考题说:“有人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认同这句话吗?你认为人与人之间有没有纯真的友谊?”如此等等。这些思考题尽量贴近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他们在校期间普遍存在的烦恼、困惑相联系,同时又避免道德说教,尽量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和感受,自己去做出选择,得出结论。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我们还制作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视觉和听觉手段,创造适当的艺术氛围,通过审美感动开启学生的心扉。
作为一门高校课程,传统文学修养最重要的教育方式还是在课堂上,由老师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是任何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传统文学修养课不能重复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的旧方式,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课堂的授课方式实现了多元的对话互动,其中有讨论形式的,辩论会形式的,报告会形式的。学生发言踊跃,积极性较高,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下还写了发言稿和心得体会。我们在同学充分对话交流的基础上,选取一部分优秀的文稿进行编辑出版,取名为《古韵新声》。目前已经编辑出版了第三集。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作为一门人文素质类课程,我们的探索和建构还是十分有限的,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地深入和提高。目前我们意识到的不足主要在于和学生之间交流不够。
当前形势正在飞速发展,社会也处在大规模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相应地也处在不断的变化状态。众所周知,在校大学生对新事物最敏感,他们信息来源多,又处于青春期,人格处在未成型状态,最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这些不断变化的情况了解得其实并不多,而且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