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空间。
4、当代中国建筑文化重建的几个问题
将现实需要及资源禀赋而非所谓“艺术追求”置于建筑文化重建的核心。
现实需要及资源禀赋始终是建筑文化的最坚实平台,有什么样的现实需要及其资源禀赋就有什么样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国如此,西方亦如此。
当我们被西方当代建筑现象搞得眼花缭乱的时候,不要忘记西方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现实,更不要忘记中国仍处在工业化时代的现实。
中国建筑界需要工具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不同于中国建筑界流行的以产值为中心的庸俗实用主义,它关注现实,同时鼓励对事物穷根究底地探索。
勿侈谈后现代转向,纵然现代性问题重重,中国建筑文化仍然不得不跨过现代阶段——寻求一种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高效率的建构模式。
效率与精致性的矛盾。
效率是现实需要,而精致性则凝聚着更多的文化吁求。
中国建筑注定要走过一个高效率却不够精致的阶段,正如西方建筑和日本建筑曾经走过的。 当然,当前中国建筑正在要求越来越多的文化思考,建筑的精致性在建筑创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坚守文化自我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冲突。
由于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崩溃,今日中国建筑文化体系总体上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当代建筑文化体系只是西方现代建筑文化体系的一个衍生分支或变体。 这个变体或分支看起来并不纯粹,却不妨碍中国建筑界成为西方中心主义的重灾区。 虽然有责任感的建筑师不甘于中国建筑沦为西方建筑的附庸,但在缺乏传统资源支持的局面下,中国建筑界寻求和坚守文化自我的机会是如此渺茫。
如何“拿来” ?中国历次的“拿来”往往导致自我迷失,建筑界在膜拜西方建筑成就的同时却失去了对中国建筑问题的观察能力。向西方学习是必要的,但必须要问这样几个问题:我们能学习什么?我们需要学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