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
魏艳旭等: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前后两个30年的比较
GDP的变化,那么Tec=0.0026便可看作是技术对PEn对能源消耗的抑制作用也较小。
3.2能源消耗强度与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化
和PGDP的影响,则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
这一时期内的能源弹性系数总体波动较大,大多年份的能源弹性系数都大于1,平均能源弹性系数为1.23,然而却呈现着下降的趋势,趋向率为-0.102。说明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大,对技术水平的依赖性较小。
能源消耗强度是指万元产值的能源消耗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的高低;能源弹性系数是能源消耗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反映了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20]。一般来说,能源消耗强度越低,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越高;能源弹性系数越低,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存度越低。从1953年到1977年,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从6.67t标准煤/万元增长至17.92t标准煤/万元,而能源弹性系数却从3.59下降到1.24。
41978年-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
源消耗的关系
全面的接触,许多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观念不断涌入和实践参考。通过这几年的实践经验总结,通过对各种经济体制和制度的改革,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264.1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61347.1亿元,人均GDP也从339.1元增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量却在不断加重,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虽然这一时期内能源消耗总量从5.71亿t标准煤增长至31.0亿t标准煤,人均能源消耗量也从0.594t标准煤增至2.32t标准煤,能源消耗强度却从17.51t标准煤/万元降至5.05t标准煤/万元,节能减排逐渐取得成效,我国正在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
4.1人均GDP与人均能源消耗关系分析
1978年-2009年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能源至4596.1元,国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升。但是同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与世界产生了
中国,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图2为我国1953年-1977年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弹性系数,可以看出在1953年-1957年中国经济初步复苏时期,能源消耗强度从6.67t标准煤/万元增长至8.95t标准煤/万元,增长了34.2%;而从1957年到1960年能源消耗强度从8.95t标准煤/万元突增至了21.32t标准煤/万元,增长了1.38倍,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大跃进”运动的误导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从1960年至1967年,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得工业的比重下降,因此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强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能源消耗强度从21.32t标准煤/万元下降至随着经济的完善,工业的比重开始逐渐加大,能源11.84t标准煤/万元,下降了44.5%;从1967年之后,消耗强度也从11.84tec/万元增长至17.92tec/万元,增长了51.4%。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内能源消耗强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从1953年的6.76t标准煤/万元上升至1977年的17.92t标准煤/万元,增长了1.65倍,技术水平落后。
消耗量也呈现着逐渐增长的趋势,即人均能源消耗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在逐渐增长。其变化特征如下所示:人均GDP从1978年的339.1元增至了2009年的4596.2元,增长了12.6倍;人均能源消耗标准煤,增长了2.93倍,只是在1997年至2005年的
量从1978年的0.59t标准煤增长至2009年的2.32t九年时间内出现了降低的偏离,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内第三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提升,因此人均能源消耗量相对降低而人均GDP却仍在增加,之后由于重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再次加重并且趋于稳定,人均能源消耗量又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与人均GDP保持稳定的变化。
由1978年-2009年间人均GDP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人均GDP与人均能源消耗量之间依然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鉴于1997年-2005年间人均能源消耗量的数据偏离了原有变化趋势,在对1979年-2009年的人均GDP和人均能
图21953年-1977年间能源消耗强度与
能源弹性系数变化趋势
Fig.2Trendofenergyconsumptionintensityandenergy
elasticityfrom1953to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