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考评作业答案
分析王维诗歌中的所谓线条,也是用绘画解读王维诗歌的视角。郝世峰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大漠无垠,远望沙漠尽头,可以看到横向的直线——地平线,其上是孤烟,是一竖线;‘长河’又是一横线,其上方的圆形的‘落日’则是曲线。这一组线条构成的图景,既丰富,又单调,既简练,又粗犷,很鲜明地再现了大沙漠的荒凉、辽阔和雄伟。”并以为,像“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田园乐》),“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都是用符合画理的线条组合成图景”。
钟元凯则注意到王维诗中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他说,王维“善于表现景物的空间层次,每每通过一些点睛之笔写出错落有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比如“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二句,以“孤烟”“独树”的细节勾勒拉开景的距离,而“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二句,则以群山连绵和数峰高耸构成横向与纵向的配合。说到横向与纵向的配合,其实与上面郝世峰的线条分析已经是一回事了。
学者们还从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角度分析王维的诗,比如《终南山》这首诗,全诗如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钟元凯分析道:“诗中的视角一直在变化:首二句概述山的绵延广袤的总貌;三、四句由进山前的眺望,变为臵身山中的环顾;五、六句是居高临下的俯视;末两句又下到林壑之间,极写溪涧萦回曲折之致。”并以为,“这种不固定在一个视点而力求把握景物整体境界的方法,正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构图方法”。叶维廉也对对中国山水画中的透视作过一个说明,他说:“中国的山水画,不用定点的透视,而用散点透视,或回旋透视,仿佛各方面都可以看到,各角度都可以看到 ,也就是说, 观者同时从此看去,从彼看来。”(参见《中国诗学》古典部分“言无言:道家知识论”六消解距离、两行、以物观物)正是由于不同于西方那种定时、定位、定向的透视方法,才使得中国古典诗歌有了某种我在景外观看,我又在景内被观看的灵活的位置和视角。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中得到一个证明: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所谓“转苍翠”者,是说改变了苍翠的颜色,正是秋天寒山的色彩。“潺湲”,是水缓缓流动的样子。“日潺湲”,说秋水流动得越来越缓慢了。那位伫立柴门之外,看寒山落日,听蝉鸣、看水流的人显然是作者自己。这样说来,前两句,当然也就是诗中的人物在观看、在聆听了,也就是说,作者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之中,他在看;然而同时,他又与寒山秋水一起构成一幅图景,成为被我们看的对象。“渡头”,即渡口。“墟里”,指村落。陶渊明《归园田居》有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接舆”,是出了名的楚国狂处士,据说他曾在孔子门前作歌嘲讽,这里比作裴迪。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自称在门前植五柳树,遂自号曰“五柳先生”,这里作者用以自比。同理,摆渡口的落日,村落徐徐上升的孤烟,以及友人来访,在门前那疏狂的醉态,既是诗中的主人公看过去的,又成为被读者看的对象。然而,我们也可以说,作者已然跳出元神,置身于这些图景之外,观看和欣赏着所有的这一切,还引导了读者一起去观看的视线。
然而中国古代的美学观念中一向并不主张将诗歌中绘声绘色的描写转化为一幅“物质的画”。晚唐的司空图很清楚这一点,他援引戴容洲的话:“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正因为司空图明白“诗家之景”只能在想象中见其大意式地体会,因此才提出,创作和欣赏“诗家之景”,应该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参见《与极浦书》)。
就王维的诗歌来看,他是深谙个中三昧的,他创造出许多优柔善入,玩味无斁的意境。以王维的一首《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