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考评作业答案
延续感等方面,仔细考察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所不到”处。
郝世峰先生在以色彩、线条和平远境界等绘画元素分析了王维的诗歌以后,也提到王维诗中有一些是画难以直接充分表达的地方。他举例说,像“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那样一种动态,像“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李处士山居》),“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以及“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等等诗句,其中的动态与声响的描写,都是绘画手段难以胜任的。
明代的散文家张岱说:“王摩诘《山路》诗‘蓝田白石出,玉川红叶稀’(按:当为‘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尚可入画;‘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则如何入画?(按:同理,王维《书事》一诗中‘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也无法画。)又《香积寺》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泉声’、‘危石’、‘日色’、‘青松’皆可描摹,而‘咽’字、‘冷’字决难画出。故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瑯嬛文集》卷三《与包严介》)上述张岱所提到的那些“如何如画”之处,往往被心理学称为“通感”。山路上“空翠”之色打湿了人的衣裳,或者小院中青苔的颜色,看看就要跃跃欲试地染绿了人的衣裳,以及在深山里把石上流过泉水的声音听成人的“呜咽”,把由于古木森森而感到的冷转移到了照射着青松的阳光上,这些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感觉都是绘画无法表达,而不得不成为诗歌的专利的。
钱钟书先生曾经指出,一首“诗歌的画”之所以不能转化为一幅“物质的画”,还不只是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即就空间而论,诗歌中物与物、景与景、人与景之间的关系与绘画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王维的《田园乐七首》: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两首中景与景、景与人的关系基本一样。前一首中,山脚下远村中的孤烟,和天边高原上的一株独树,在画中必定是远景。可是在诗中,它们与近景里的“陋巷”“对门”一样清晰,而其“孤”“远”“高”“独”这样一些精神特征,正与颜回迥不尤人的安贫乐道和陶渊明萧散疏狂的高远,有意无意地统一起来,这种在景物上(包括那条“陋巷”和“对门”)所投入的精神成分,也是画不出来的。
后一首,前两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整个世界是一片桃红柳绿的明媚和清新,这种春天的明媚清新与那个未扫落花的院落和睡懒觉的山客之间,并无主宾轻重之别,这种明媚自然安宁闲适是一种包举笼罩性质的景物气氛,在诗中是无远无近、无上无下、无内无外的,而在画中则必然要做区别。此外,像《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终南山》等诗中那种远观近视,忽而纵观全景,忽而描摹一个细节,忽而悬想,忽而写实所创造的景与景、景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不同于绘画中的空间关系。
我们还应该注意诗歌可以表现一个动作、一个行为和一种过程的特点。嵇康在其《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第十五首中写道:“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画家顾恺之对这几句表示了感慨,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因为“送”和“归”都表示鸟向它的目的地飞着,逐渐愈飞愈远,人追随着它的行程望着,逐渐愈眺愈远,这个看的动作,不是一瞥即逝的情景,而是持续进行的活动。像王维的“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竹喧归浣女,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