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课程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如,开展课堂讨论,
进行历史方面的调查,考察历史遗迹、遗址,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写家庭简史,撰写
历史小论文等。另外,还应积极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影片、模型、
挂图、多媒体、网络等,努力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网络教学。也就是说,历史
教师要迅速转变观念,抛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
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以达成课程改
革所期望的目标。新课程应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是否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引发深层
的思考为核心。
三、转变课程评价观
学业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在功利主义思潮泛不滥和诚信制度缺失的背景下
考试几乎成了唯一的学业评价方式,考试不仅不是课程的“仆人”,反而成了“上帝”,由此也
把教师和学生带进了误区。2002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改革的通
知》中明确指出,新课程框架下的学生学业评价要在不同层面上发生重大变革。2003年4月出版
的《课标》提出,学习评价必须以《课标》为依据,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原则,灵活
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出定量
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在学习评价实施过程中,应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积
极性,共同参与对有效学习评价的探索。基于这些要求,我们认为对高中生历史学业评价改革应
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过去“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仅
用一把尺子来评价学生,使不少学生成了失败者而生活在灰暗的心理状态中,影响了学生能力的
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长处人人都有闪光点。从一个角
度看学生,可能只有1%的天才;从多个角度看学生,也许就有99%的天才。因此,历史教师应注
意运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以前的分数评价属于相对评价的范畴。这种评价有三种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