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整体印象评价法
(1)整体印象评价法: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通过日常对评价对象的观察和了解,经过综合分析并以此对评价对象的品德状况给予终结性整体评价的方法。如班主任在学期末时给学生的整体操行进行评价,做出优、良、及格、不及格等评语。
操行评定评价法
(2)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和了解,用书面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者品德发展的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其具有整体印象评价法的优点,而且更加具体形象,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评价者的品德面貌,便于被评价者及时了解自己,但是该评价法还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所用评语也可能出现套话,缺乏有效性。 操行计量评定法
(3)操心计量评定法:是指使用以百分为满分或实行百分制计分法,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记分规则,依据学生的品行和表现予以加分或减分,以对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的方法。
二、概念
1.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了解某一问题的方法,它的过程是根据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设计问卷,组织实施。
3.观察观察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在实际中,教师可以进行直接观察,如随堂听课,边听边看边记录,身临其境,感受真切,不仅能得到具体、生动的印象,而且会形成对研究问题的整体认识,这种认识又常会触动研究者的灵感。此外,研究者通过参加观察对象的活动而达到观察目的,这种观察又叫参与式观察。
4.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包括人或事件)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
1.为什么说“教师即研究者”?
(一)教学实践与专门研究分离
学校教育产生后,教育教学问题及其规律逐步成为研究对象,后来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以及以研究教育为专门职业的专业工作者。教师无缘进行教育研究,由于机械的技术劳动,教师体验不到工作的乐趣,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成为互不相干的领域,阻碍了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人。
(二)“教师作业研究者”意识的萌发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反思由于研究与教学分离带来的问题。“教师的教育研究”思想开始出现。其真义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不仅要被研究,而且要由教师自己研究;教师不仅是被研究者,而且自己也是研究者;教师不再是被视为外在的研究对象,而是自己进行研究,寻求答案,敏锐地观察、探索自己的教学,参与教育教学个性行动。
(三)“教师作为研究者”观念的深入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其要义是:教师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不是人皆可师,人易成师。这种专业必须经过不断成长与发展。
要使教师成为一种专业工作者,必须通过研究,促进学习、思考、探索和创新。
(四)“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共识
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要求提高,“教师即研究者”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在我国,政策法规也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做一个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倡导,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2.谈谈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答: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和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教师的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
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尊严感。
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3.谈谈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
答:教师研究的特点,可以从比较专家学者的教育研究和教师的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看出区别。
(一)改进教育的研究与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
教师的教育研究主要是一种指向实践、重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所研究的问题一定是自己学校中的、自己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