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分析化学第五版思考题及答案[1](12)

时间:2025-04-26   来源:未知    
字号:

中待测组分的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称为标准曲线,又称工作曲线。

b、互补光:两种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白光,这两种光称为互补光。 单色光:具有单一波长的光。

c、吸光度:A=lgI0/I,其物理意义是有色溶液吸收单入射光的程度。

透射比:透过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比值称为透射比,又称透光度,用T表示,T=I/I0。

2.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某一吸光物质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和肖光度随吸光物质浓度的增加其变化情况如何?

答:最大入射光波长λmax不随浓度c的变化而改变,吸光度A与c成正比。

3.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收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入射光波长,被测物质的浓度,络合物的解离度,掩蔽剂。

答:摩尔吸收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有关,与被测物质的浓度、络合物的解离度、掩蔽剂无关。

4. 试说明吸光光度法中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

答: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由于参比溶液选择不当,吸收池位置不妥,吸收池透光面不清洁等原因所引起的。

5. 在吸光光度中,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显色反应的主要因素有:溶液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显色温度,溶剂及共存离子等。

6. 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显色剂的平衡浓度的颜色;影响被测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影响络合物的组成等。

7. 在吸光光度法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原则是什么?

答:选择入射光时,若无干扰时,选择最大入射波长,提高测定的灵敏度;若有干扰时,应选择吸收最大,而干扰最小的入射波长。

8. 分光光度计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各部件的作用如何?

答:具体见教材。

9. 测量吸光度时,应如何选择参比溶液?

答:具体见教材。

10.光度分析法误差的主要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够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11. 示差吸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它能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答:具体见教材。

12.示差法,双波长法,导数光谱法分别是解决普通分光光度法存在的什么问题?

13.如何建立利用有机显色剂测定金属离子的分析方法?

14.比色“干化学”测定血清式样中的葡萄糖和脲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15.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食品中氯霉素的原理是什么?

第十一章

除了没有13题外,与旧版第八章完全一样。

分析化学第五版思考题及答案[1](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