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从儒家之终极关怀论(5)

发布时间:2021-06-07   来源:未知    
字号:

从儒家之终极关怀论

時,外在於德行之命限表現亦隨聖人之實踐而超化,而無所謂命:

縱或此如如之天定自外部觀之仍可說是「命」之事,然跡用既隨心轉,則事之為事雖或可說固自若,而其意義全不同,故實亦可說為無所謂命也。此即是命之被超化。適說事之為事或可說為固自若,實則亦並非自若之事,蓋跡用隨心轉,已不是那說為「命」之事矣。蓋命原只是非圓教中「吾人之生命與氣化之相順或不相順」之虛意概念,在圓教中無所謂不相順,故命亦被超化矣。命者聖人之謙退也。若在圓教則無所謂命。在謙退中「安之若命」,實非命也。蓋已能跡而冥冥而跡矣。(註八) 依圓教之角度,任一道德行為當體即是德福合一,當體即體現道德世界與自然世界之合一,因此,沒有在德行之外的命限可言。然而此德福之相即對不能了悟圓教及圓善之義的人來說,他自仍是不能體證而以為兩不相即,因而仍有命之疑懼。但在圓教中,德與福既已合一,義與命也合一,則生命之終極意義即透顯而出,而得以安身立命。以下可進而依此論儒家生命倫理學的取向和結構。

捎、儒家生命倫理學之基本

取向

生命倫理學作為現代哲學中新興的一

從儒家之終極關懷論生命倫理學之方向 61

個研究範疇,所涉及的主要是人類生命在生命歷程中遇到的各種生存與道德的問題。在基礎部份,生命倫理學的取向主要是對生命的價值的一種基本認定的表現,因而對生命價值的不同主張產生不同的生命倫理學,可以有儒家的生命倫理學、佛家生命倫理學、基督教的、自由主義的生命倫理學等等的不同理論。另一方面,生命倫理學有其特殊專屬的課題,即因就現代生命科學、醫療科技等各種發展與應用,特別是應用到生命方面而作出相應和相干的討論,這方面的問題自有其專業的、特定的倫理議題,生命倫理學也得要處理。以下先簡述儒家生倫理學的基本取向,再申論其內部結構。

在生命倫理學的基本取向上,儒家是以人作為一道德行動者,人間世界是一道德社群為出發點。我們如果了然心性天為一之義,則知天道即是一生生不已的創造。生生不已之開創實同時即有去舊生新的一面。因此,儒家並不認為死是絕對的惡。唐君毅先生曾申論指出:生命之更替正是讓新的生命能生長發展的仁道,則死亡也是仁道的一個必有的面向。死亡可視為讓位使其他生命有生長的空間,則亦是仁者所應盡的一份義務。因而,仁者並不視死亡為反於仁道之事。當然,儒家並不

輕忽生命的價值,而生命的真正價值在於使生命得以踐仁行義。人之有限生命固然不能免於死亡,但人類生命有價值意謂有在自然生命之上的德性生命的發揚,德性

从儒家之终极关怀论(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