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是宝玉了。《水浒传》里的鲁智深,出家后不是照样喝酒吃狗肉吗?能说因为酒和狗肉不是和尚的饮料食品就不能写鲁智深喝酒吃狗肉
第四个问题,宝玉前后的变化正常吗?他该不该有个变化?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宝玉长大了,他生活的环境不同了。过去他是个十三四岁,有祖母宠着,又有一大群女孩子陪玩陪洗澡陪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的纨绔子弟,所以他就养成了一个任性、贪玩、不喜欢读书这样的个性;而后四十回,家道已渐渐衰落,大观园俱乐部也解散了,更重要的是宝玉长大了,他再也不能过着从前的生活了,所以他必定要改变,不改变反而不正常了。连浪子都可以回头,难道宝玉就不能回头吗?但宝玉的变化,也只是某些形式的变化,如不再成日同一帮女孩厮混(其实是没有女孩同玩了,嫁的嫁、走的走了),也能静下心来读读书(因为没有别的事做),但他个性的核心部分并没有变,比如他读书参加科考,也不是为了功名,而只是为了报答父母,在赶考前,宝玉曾对王夫人说出自己的心声:“母亲生我一世,我也无可报答。只有这一入场,用心作了文章,好好的中个举人出来,那时太太喜欢,便是儿子一辈子的事也完了,一辈子的不好,也都遮过去了。”(见第一百一十九回)这便是宝玉发愤读书的动机,他不是为自己读书,而是为母亲读书,所以考完试后,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家也不回,就飘然而去。这太符合宝玉的性格了。我想,如果让曹雪芹来写这个结局,他也会这样写。
除了刘心武先生以上提到的宝玉的结局,还有一些红学专家认为后四十回所写的元春、凤姐、湘云甚至黛玉、宝钗的结局都违背了前八十回曹雪芹的原意。果真如此吗?
比如说元春。有人说曹雪芹在第五回已经很清楚地暗示元春的结局“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死得很恐怖,是非正常死亡,不是病死的,可高鹗却写她是病死的,这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是这样吗?我反而觉得这样写才真正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们细心看一看有关元春死的细节,我们就会发现,元春的死是很微妙的。第九十五回书里说,元春突然得了暴病,宫里派人来贾府宣她的亲人入宫看望,当贾母王夫人赶人宫时元春已经不能言语,没过多久宫里就宣布她薨逝了,死得很突然,但并没有说她就是病死的,我们得出元春病死的结论是因为受我们思维定式的影响,一个人得了重病,后来此人很突然就死了,我们很自然就断定此人是病死的,这就是思维定式,然而事实并非那么简单。试想一下,元春这么重要的一个王妃,就算她是“眼睁睁”被毒死或者被勒死的(书中说元春在贾母王夫人来看时已不能言语,在贾母王夫人离开后不久就宣布她死亡,这就有一种可能,元春先被赐毒,但还不能致死,只是不能说话了,奄奄一息了,然后让贾家亲人来看最后的一面,之后再将她勒死,也算是给贾家的一个交代,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但能说吗?王宫不会说,知道内情的贾家不能说,《红楼梦》的作者更不能说,对外界就只能造成一个病死的假象。曹雪芹写秦可卿之死就用了这一春秋笔法。据考证秦可卿是自杀而死的,可曹雪芹就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郑重其事大写特写她如何生病看医生,甚至连药方都公布出来,然后就写她很突然死了,上上下下都很纳闷,其实这不过是放烟幕而已,是为了掩盖某种真相。这就是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开宗明义所说的“将真事隐去”,就是要将一些真相隐瞒。什么真相应该隐瞒呢?当然,像元春、可卿之死的真相就是最应该隐瞒的。如果直接写元春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毒死或者被勒死的,这才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和写法。写元春之死与曹雪芹写可卿之死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比如说凤姐。关于凤姐的结局,红学家最耿耿于怀的就是前面已暗示凤姐的结局是“一从二令三人木”,也就是凤姐最后被贾琏“休弃”,但后四十回并没有凤姐被“休弃”的情节。当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