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器。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一是城镇化发展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县域经济发展自主性和空间较小,导致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强。从实践中看,我国大多县域交通、通讯等条件差,除了县城之外,很多小城镇基础建设落后,功能不全,缺乏聚集产业、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高等资源要素缺乏。与城市经济比较,县域经济所拥有的诸种资源要素,以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资源要素居多,缺少高技术人才及科教机构、领先学科、现代化的电讯网络等高等生产要素。受传统观念和财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县域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人口素质不高,影响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与方法在县域的推广应用,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产业结构层次低。从实践中看,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优势。在农业中,现代化的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的局面仍客观存在。其次,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县(市)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其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产业结构趋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未得到根本的改观。 四是政策体制性影响。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口仍然在农村,城市人口仅占29.12%。据统计,80年代以来,中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绝对数尽管有所增加,但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徘徊在10%以下,这10%的财政支出,难以满足70.88%的农村人口的需要。受县域地理位置、人文、科技等条件的影响,国家的一些大项目和大产业基本放在大中型城市,相对而言,县域由于缺乏大项目、大产业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投入也远远大于农村,以致于有人戏说:“中国的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方向选择
(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建国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