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中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4.3%,总增产小麦17472吨,增效0.27亿元。
③辐射区:小麦单产较去年平均438.3千克,亩增产28.8千克,增产9.6%,总增产小麦167307吨,增效2.58亿元。
三区合并较去年亩增产38.5千克,增幅8.6%,总增产小麦18.64万吨,增效2.88亿元。
(三)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安徽省实施的小麦高产攻关及粮食产业化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007—2008年,课题针对安徽小麦生产区域特点和生产实际,分别制定了不同品种600千克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及沿淮、江淮稻茬麦生产技术规程等7项,指导大面积生产示范应用和验证,现已通过专家论证,即将作为省级地方标准颁布全省实施。
课题的研究成果、集成的技术规程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传播到生产中去。2007—2008年,共开展各类培训1200场次,培训县、乡各级农业技术人员3400人次,培训广大农民5.20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万余册(份)。
核心示范区都采取了“公司+科技+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加价收购订单生产履约率都达到85%以上;加强了统一播种、施肥、化学防控等社会化服务工作,关键环节的关键技术措施得到落实。通过技术员承包指导科技示范户带动周边千家万户,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各地还建立了在地方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农科教专家、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粮食企业及示范区农民有机结合的粮食生产科技推广运行机制,有效地推动了粮食主产区的产业化经营和生产组织化程度。
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的带动下,实施单位龙亢农场通过实施“订单农业”,与广大农户建立起可靠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以龙亢农场3.5万亩耕地、2100个家庭农场为核心,辐射周边农村40万亩耕地、25万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