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学概论期末总练兵(20091...
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
16.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答案参见指导书193页
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三、 论述题:
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答案参见指导书(50-51)页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第二,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而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第三, 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源泉之一。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举例说明角色扮演及过程 答案参见指导书(73-74)页
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第二,培养角色意识
第三,时间角色规范和表现角色行为
3.社会流动类型及划分意义 答案参见指导书184页
根据流动主体划分为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根据流动方向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根据流动参照物分为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 。
4.阶级划分与阶层划分的区别及阶级划分的意义 答案参见指导书128页
答:阶级的划分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座标准的。而阶层的划分还包括人们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政治权力和其他社会因素在内。
社会阶层是社会阶级内部的分层化和阶级外部的游离化。
5.社会失范论 答案参见指导书150页
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迪尔凯姆发现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和原有社会行为规范的时效促使某些人自杀,从而提出社会失范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处于整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社会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互相适应,正常生活。然而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当文化价值、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时,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失效,因为它已不能指导人们适应新的变化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处于无所遵循的迷茫状态,从而做出各种类型的越轨行为。
6.我国反贫穷实践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答案参见指导书163页
改革以前的救济策略
以社区发展为主体的反贫穷实践
经过连续数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农村的贫穷问题正在逐步缓解,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明显改善。 还有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反贫穷只强调经济开发,忽视了社区发展的真正内涵,从而使得反贫穷只是缩小了贫穷的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