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技巧 心得
翻转的技巧:镜身先端部位于胃窦体交界处的时候(大弯侧纵行皱襞消失的地方),左手拇指一边向下打大钮(Up),同时右手慢慢的向前推送内镜,镜身就会自然翻转过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胃角了,在翻转就可以看到黑色的镜身和胃窦和胃体两个腔了。注意1:Up与进镜必须同时进行,否则无法实现翻转。注意2:翻转前应该充气使胃腔充盈,充气不良的胃腔也是很难反转的,弥漫浸润型胃癌(皮革胃)的病人往往充气扩张不良,很难实现翻转。
7、胃底、贲门部的观察:要观察胃底(穹隆部)需作反转观察,有两种方法:1)、低位反转法:即在胃窦反转观察胃角后(参见前面的操作),继续推进胃镜镜面即转向胃体腔,轻度右旋后远远可见贲门(右旋之前先左旋绕过胃角后再右旋),向后提拉胃镜,最好看清胃体小弯侧后再提拉胃镜,胃镜前端沿胃体小弯侧提拉至胃底部,小弯侧在视野的上方,大弯粘液湖在视野的下方,这样胃镜前端不会侵到粘液湖中,这样一来比较安全,二来不会碰到胃壁,患者的反应会比较小——甚至可以说没有恶心反应,回拉镜身使镜面接近贲门处,即可观察胃底及贲门;左右旋转观察,不要遗漏镜身后贲门小弯侧。
右旋的时机:视野中胃角呈1点-7点位置时候就可以右旋,右旋之前先左旋绕过胃角后再右旋,此时,此时镜身在胃体内旋转,胃体腔空间大,不会碰到胃壁,患者的反应比较小,旋转的时候视野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胃体小弯侧转至视野的上方;当然还可以在胃窦部翻转镜身后,左旋看清贲门后向后提拉镜身,左旋不够的时候还可以将左手操作部放平,同样可以看清楚胃底和贲门,但是往往要经过粘液湖。
注意1:反转观察时,左右旋转时要使镜身软管部呈伸直状态(所谓“直”并不是真正的一条直线,是镜身尽可能保持伸直,重要的是镜身的体外部分要在同一平面上),否则镜身处于屈曲状态时旋转,扭矩被消耗在体外的袢曲上,会影响镜身前端的旋转而影响观察;注意2:反转观察时,视野下方为小弯,上方为大弯,左侧为后壁,右侧为前壁,但是,反转过程中往往会伴有内镜的旋转,因此四周方向会有所改变。下面四幅图四幅图为胃底穹窿,下方的弧形皱壁为底体分界其上方为穹窿部,其下为胃体上段的大弯侧,镜身处与小弯相连,左右分别与胃体的前后壁相连续。注意3:向后提拉胃镜过程中,可以充分观察胃底贲门即可,不可过分向后提拉,以免患者剧烈恶心时胃镜脱入食管。注意4:旋转时若感觉旋转不到位而左手无法再进一步旋转,可以改变两手的相对高度(抬高右手、放低左手可辅助左旋,抬高左手、放低右手可辅助右旋),或者右手旋转镜身,也可以转动身体以便于左手旋转;另外,向左推镜身的体外部分相当于右旋镜身,向右推镜身的体外部分相当于左旋镜身。
2)、高位反转法:将胃镜退至胃体上部时,转动镜身向右同时调弯角钮向上,继续推送胃镜,此时胃镜紧贴贲门口处反转,调整角钮即可仔细观察贲门,此法多用于活检或者治疗时的操作。
8、胃体的观察:观察完胃底及贲门后,可以左右旋转镜身向前送镜观察胃体,看着胃体小弯向前送镜,这时候是观察胃体小弯侧的最好时机,同时可以旋转观察胃体的大弯及前后壁,送镜到达窦体交界的时候——也就是看到胃角后,左手松开旋钮,镜身靠弹性自然复位,回复到伸直状态,视野正是窦体交界,我们就可以边退镜边观察胃体了。
一边退镜一边充足气可以充分观察胃体大弯及前后壁,这样胃体就毫无遗漏的观察全了。胃体腔类似隧道,下方大弯侧粘膜皱襞走行呈脑回状,皱襞间的粘膜无法观察清楚,必须充足气体使其充分展开才可以观察清楚,充足气体的标准就是粘膜皱襞呈指状分开就可以了,如果皱襞消失、大弯粘膜完全展开则是通气过度的表现(过度通气后患者腹胀难忍,恶心反应加重),胃体上方小弯为胃角的延续部(但是这时候小弯观察不好,可是前面我们已经观察过了),左右分别为胃体的前壁及后壁,可以调节小钮观察前后壁,也可以依靠旋转镜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