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归化的翻译策略
归化的翻译策略的使用是殖民者利用自身的权力话语,实施文化侵吞,进行文化殖民的工具。归化的翻译总是根据强势语言的规范和文化来进行自我调整,不仅帮助帝国国家主义散播话语权力,通过翻译文本巩固了他们的霸权,而且被殖民一方的读者无视本土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他们他者身份的认同。 这里以霍克斯译《红楼梦》的一段为例:
宝玉心中想着:“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且更讨厌了。”
“This is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 he thought, “If that is really what she is doing. Not merely unoriginal, but downright disgusting!”
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承载着丰厚的中国文化。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他的汉语水平。作为一位汉学家,霍克斯不可能不知道东施效颦的典故及涵义,但是他仍将其译为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原文中成语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被抹杀了,实现了文化的侵吞,翻译成为了描述不同语言和文化不平等权力关系的一个场所。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军舰,造成在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儒家,道教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和中国文化有很深的影响。而英国人信奉基督教,神是在他们的宗教信仰里的主要文化形象。在红楼梦翻译实例中所反映的宗教信仰差异从以下例子中可以看出: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这全仗嫂子方便了!”
Yang s version: “Buddha be praised! I m most grateful for your help, sister.” Hawkes version: “Bless you, my dear, for being such a help!”said Grannie Liu. “阿弥陀佛”是一个典型的佛教词,是经常被中国人用来表达感谢和解脱的词语。虽然它不可译的准确,但它一定与佛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中国的主要宗教。显然,杨尝试引入佛教的读者而霍克斯避免两个宗教的差异与翻译成西方宗教的用语。
(二)异化策略的运用
理查德·亚克蒙指出,在强势文化的市场中,只有很少的文本是从弱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