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5)

时间:2025-04-22   来源:未知    
字号:

必须把两种性能结合起来考虑。沥青混合料的类型选择与沥青层的厚度有关。当表面层厚度为40mm时,宜选用AK-13、SMA-13、SUP-13、AC-13 等级配类型。对于多雨、潮湿、重载多并要求表面粗糙的公路以及处于坡道、弯道或重车多的路段,表面层厚度宜为50mm,可选用AK-16、SMA-16、SUP-16、AC-16 等级配类型。同时还要通过试验,对级配进行优选,使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剪切应力的最大值一般发生在4~8cm的范围内,中面层是承担剪切应力的关键层位,这就要求中面层具有良好高温稳定性以抵抗车辙,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水稳定性。中面层宜选择骨架密实型级配,以提高其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如选用AC-25、AC-30 或密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LSM-25。对于重载和超载现象严重的路段,建议采用优化级配、使用改性沥青、掺纤维等措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以克服车辙的病害。中面层厚度一般要求为60~80mm。

下面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层底受拉,在拉应力的不断作用下,会产生疲劳破坏,因此下面层应该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提高沥青用量,可以提高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同样,加厚下面层厚度,也可以降低下面层层底的弯拉应变水平,达到提高该结构层抗疲劳寿命的目的。一般下面层的厚度为100~120mm,可以选择沥青混凝土AC-25、AC-30 或密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LSM-25。对于中轻交通的道路,也可以采用再生旧路沥青层作为抗疲劳层。

国际上普遍认为,当沥青层厚度在18cm以下时,沥青层越厚则车辙越大,但是层厚超过18cm时,与厚度的关系就不大了。由于我国的超载情况严重,影响深度会大一些。同时,从我国近几年来修建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适当加厚沥青层可以延缓和避免由半刚性基层引起的反射裂缝和其他损坏。同时,改变路面的损坏模式,即从“自下而上”转变为“自上而下”的损坏,让路面的损坏只发生在上部。一般道路建议沥青厚度达到18cm以上,超载非常严重的重车路线建议沥青层厚度在25cm左右,具体厚度通过结构计算确定。

4.2.2重载超载交通路面结构层间组合

在下面层和旧路面之间设置下封层的目的是防止路表水渗透到旧路面,同时起到增强层间联结的作用。过去,人们往往忽视层间的联结作用。一般情况下,在路面结构设计时,是假定层间连续状态下进行计算的。如果层间的连续状态由于层间结合不好,变成滑动状态,这将产生较大的层间剪应力,从而导致沥青路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