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东北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8)

发布时间:2021-06-06   来源:未知    
字号:

东北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系。已有的考古发现材料证明,我国东北西南部地区早在公元前5千纪,就对外贝加尔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只是因为这种影响的力度较弱,才没有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持续和发展。到了公元前3千纪,贝加尔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又反过来影响到了我国东北的呼伦贝尔草原和嫩江流域,从而使那里原来以直腹筒形罐为主要文化特征组合的器物群中开始出现了一些来自于西部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的文化因素。只是作为两地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中间地带!!!呼伦贝尔草原地区,除出土大量的压制石镞以外,尚未发现带有倒刺的骨鱼镖和尖圜底陶器。笔者认为,这主要应该是与田野工作比较薄弱有关。相信随着日后工作的不断深入,呼伦贝尔地区也一定会有类似的遗物出土。

(四)与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主要以使用平底筒形罐为基本特征。其总体特点与盛行尖圜底陶器的东西伯利亚地区相比,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相反,与邻近的使用平底筒形罐的我国东北地区相比,文化面貌上表现出了相当多的共性。

首先,在远东南部的黑龙江(阿穆尔河)下游地区,目前可以确认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为

从奥西波夫卡文化的器物群来看,陶器很少,奥西波夫卡文化、马雷舍沃文化和孔东文化。

所见厚胎大口细勾纹平底陶罐,是这一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据说年代可以早到12000年以前,在中国东北地区出土的平底陶器当中,至今尚未找到可以与其对比的同时期遗物。马雷舍沃文化和孔东文化时期,陶器数量明显增多,纹饰也变得比较复杂,其中在孔东、加夏%等一些重要遗址当中出土的菱格形纹饰,与我国三江平原地区新开流文化中大量流行的滚压菱格纹完全一致,反映出两地文化关系十分密切。不仅如此,同样的纹饰还见于黑龙江中游的格罗马图哈文化(和滨海地区早期的鲁德纳亚、莫里亚克!雷博洛夫、奥西诺夫卡、鬼门洞、彼得洛维奇等遗址 当中,表明这种文化因素的分布和影响范围十分广泛。除此之外,孔东文化陶器当中比较流行的螺旋纹,在图们江流域的兴城文化和朝鲜半岛西北部的西浦项 期层+中也有发现,其间的文化共性一望可见。有学者认为西浦项 期层螺旋纹的前身应该是东北辽南地区小珠山中层文化的彩陶勾连纹,,而孔东文化的螺旋纹又是从图

们江流域经滨海地区传入的。

其次,在远东南部的黑龙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属于格罗马图哈文化的谢尔盖耶夫卡遗址和戈尔诺遗址中,.所见陶器多数唇部加厚,沿外施附加泥条堆纹,有的上面还压出花边。这种

%参见冯恩学: 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页。参见[俄]A) )杰列维扬科等著,宋玉彬译、林校: 加夏遗址研究!!!1980年初步结果#, 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俄罗斯专号), 北方文物#杂志社1996年版,第1页。

(参见[日]大贯静夫: 东北亚洲中的中国东北地区原始文化#, 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参见[俄]B)N)吉亚科夫著,宋玉彬译、林校: 鲁德纳亚码头多层遗址及滨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 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俄罗斯专号), 北方文物#杂志社1996年版,第29页。

+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李云铎译: 朝鲜考古学概要#,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1983年印(内部资料),第38页。

,参见白弘基: 东北亚平底土器的研究#,学研文化社1994年版,第214页。

参见冯恩学: 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第275页。

.参见冯恩学: 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第231!232页。

东北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