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浸镀锌的基本原理
2.2 铁(Fe)的影响
铁是锌液中有害且不可避免的杂质。锌液中的含铁量一般来说都是很低,除非是应用了含铁很高的再生锌。根据前面给出的铁‐锌二元合金状态图的富锌端局部图可以看出,在420℃温度下,铁在锌中的溶解度约为0.02%,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超过溶解度的那一部分铁会以锌-铁合金的漂移相ζ(FeZn13)存在,绝大部分沉于锅底形成底渣。在浸镀过程中,始终存在锌液对波动会使铁从锌液中析出,呈细小的颗粒漂在锌液中。此外,当在锌液中加铝时,铁和铝反应生产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其密度较小,会漂浮在锌液面上形成浮渣。
锌液中铁的存在明显增大锌液的黏度和表面张力,降低锌液的流动性和对钢的浸润性,这会影响镀层的外观质量,出现锌瘤和堆积,使锌的挠性变差,并增加锌耗。锌液中的含铁量对铁-锌反应基本没有影响。
铁锅中含铁量较高时,产品表面会使镀层粗糙发暗,耐蚀性随之降低,因此生产中应严格控制锌锅中的铁含量,通常应保证≤0.07%(在锌锅深度的中部位置取样)。 2.3 铝(Al)的影响
2.3.1 对镀锌层外观质量的影响
铝是在热浸镀锌生产中最常用也是必须存在的合金元素。在浸镀温度下,铝和锌的原子可以无限互溶,但因密度的差异会有较多的铝浮在锌液表面,形成极薄的铝层,由于铝与氧的生成热大大高于锌与氧的生成热,所以会迅速与空气中的氧形成结构特殊、极其致密的Al2O3薄膜,起到保护锌液面不与氧的接触,降低锌的氧化损失,同时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如果不加入少量的铝,由于锌液中含有微量的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产浅褐色的含有Fe2O3成分的薄膜,锌液面难以保持稳定的光亮度,从而降低镀层的外观质量,并提高锌耗。在锌液中加入微量的铝是非常重要的。 2.3.2 对铁-锌合金反应的影响
(1)铝量在0.005%~0.2%范围内,铝对铁-锌合金化合反应的抑制作用 只有含铝量 0.15%时才能形成连续的Fe2Al5薄膜,因此铝延缓铁锌金属间化合物(主要是指δ相 和ζ相)生成的过程,主要是提高δ相成核速率,需经过一个间隔期(即孕育期),才具有稳定的长大速度,达到孕育期晶核称为结晶中心,此时,才能形成δ相层。此后Fe2Al5随之溶于δ相,阻挡层的作用也就消失了。在紧固件的热浸镀锌中,这个时间可以延长到2min,称作抑制期,以区别上述的孕育期。不同温度,铝含量对抑制时间的影响曲线见图4。在455℃下锌液中含铝量对镀件铁损与载锌量的影响(见表3)。
表 3 455℃的锌液中铝含量对镀件铁损与载锌量的影响
铁的损失量/(g/m)
浸镀时间
锌液中的含铝量(质量分数)/%
/min
0.025
1 2 4 8 15
_ 26 28 39 46
0.05 16 20 26 34 50
0.10 16 22 34 35 50
0.15 15 22 37 62 98
0.20 6 16 21 45 96
0.025 _ 582 686 795 868
0.05 361 342 622 667 880
0.10 341 457 698 686 895
0.15 349 463 708 1260 2268
0.20 254 453 529 958 2050
2
载锌量(g/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