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社会学考研资料共享
7、 当歧视和偏见高度组织化与集中时——经常是作为主导群体的一种有意政策——结果就会产生这样一些排斥模式:(1)消灭,指主导群体导致大量少数成员死亡的过程;这种类型有时采取种族灭绝的形式,即指对某一民族或种族群体在整体上蓄意加以摧毁;(2)驱逐,即强制人们离开某一区域或某一社会;(3)政治区划,即指某个国家为了使行政区域边界与某些民族或种族区域更加一致的政治重组过程;(4)隔离,即指基于使用者的民族或种族特征而将居住地·社会服务或其他设施隔离开来。隔离使少数民族成员服务于某些目的,例如当作劳动力,但是不承认他们有充分的权利获得许多社会机会。
8、 少数民族群体成员对他们从属地位的一种反应方式是被动接受或者屈从于统治。这样的接受可能成为一种自证预言,即指某种信仰或者预测由于本身所导致的行为而变成真实。少数民族群体成员的另一种反应是攻击行为——对主导群体的仇恨或者用身体攻击或者用语言表达出来。
9、 自我隔离指少数民族群体自愿与主流社会相分离的过程。最极端的形式是分离主义,即通过这种形式少数民族群体渴望建立他们自己的完全独立的社会。少数民族也可能通过完全自愿同化作出反应,这是个人试图把其文化特征混合进主流社会的过程。
第十二章 社会中的年龄和健康问题 略
第十三章 性别
1、 攻击型行为在男孩中较为常见,而感觉型行为在女孩子中更普遍。
2、 在前工业化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女性从属于男性,性别角色经常强调男女之间的相似性。工业革命以后,强调的是男女之间的差异,男性和女性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
3、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性别角色期望就开始传递并通过社会化过程得到加强。其中有两种机制起了很大的作用:区别对待和角色认同。
4、 性别是社会不平等的一个主要源泉;男人和女人获得社会报酬的机会是不平等的。性别分层反映了男性统治——权力和声望更多地赋予了男性而不是女性——的社会现实。男性统治根植于每一种文化中,并体现在语言和大众媒体上。
5、 社会学家通过功能论和冲突论两种视角来研究性别问题,试图解释性别不平等和男性统治的社会现实。早期人类社会按照性别进行分工,男人承担需要体力的工作,女人复杂照顾孩子等活动。这种分工后来变成一种制度化安排。功能论者研究家庭这种工具型和表意型领导的分工在社会制度中应用。工具型领导是目标导向型的,而表意型的领导维持着社会的道德规范。这两种类型在一个运行良好的群体中都是必需的。根据功能论的观点,在家庭里,妇女通常承担表意型的角色,男人承担工具型的角色。传统的功能主义者认为,这种性别角色结构对于核心家庭的顺利运转是重要的。
6、 冲突论强调经济和技术力量给性别角色带来的明显变化,它也强调我们社会里的性别歧视和男性统治。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者把性别不平等看成是更广泛的社会不平等系统的延伸,认为只有推翻经济资源的私人所有制,才能改变这一状况。
7、 性别歧视是一种赞同性别不平等,使男性统治合法化的意识形态。它的依据是(无论这一依据与事实有多大的出入):男人与女人本质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是不平等的。
第十四章 家庭
1、 功能主义者强调家庭一直是历史上的普遍的社会设置。在小的传统社会里,家庭大多自给自足,并为多数成员提供物质的和情感的需要。在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家庭的功能要少一些,但是在四个领域里仍很重要:社会化·情感和陪护·性规范和经济合作。
2、 家庭在许多方面都很合适承担社会化的任务,它是一个亲密的小群体,父母通常都很积极,有动力。可是,家庭并不总能很有效果·有效率地完成这一功能。于是人们尝试了许多替代家庭的儿童社会化方式,但没有一项成功。在现代社会,对于孩子和成人来说,家庭是感情和陪护的主要源泉。性规范用于确保能有人对子女抚养负责,以及保证种的繁衍。家庭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单位。在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村社会,家庭通常是生产主要单元。在现代社会,家庭的主要经济行为是消费。
3、 冲突论者认为家庭是性别不平等的主要场所,因而是社会中许多别的不平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如果资本主义制度不推翻,性别不平等就不可能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