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界面的基本概念与分析
学习者分类的度量标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 使用频次
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学习者能较快地获得技能和经验。如果频率很低,技能的发展就会很慢,需要更具有支持性的界面。使用的频率有时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经常使用的学习者长时间不用,也会忘掉一些重要信息,也要向他们提供一定的帮助。
◆ 使用随意性
使用某一系统对某一个人可能是必须的,也可能不是必须的。例如,公司销售的数据检索人员就必须使用销售订货处理系统。但是是否要用类似销售订货处理系统的软件作预测则是一件很随意事。对于学习者来说不管是何种界面都要求是友好的。但是随意使用的学习者界面,在界面的易用程度上必须更胜一筹。否则,这种系统可能永远不会被使用。
◆ 计算机的熟悉度
大多数学习者都有使用计算机的一些经验。但不同的学习者使用计算机经验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学习者训练对熟悉度有很大的影响。
◆ 学习者知识
某些学习者具有相当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和操作的知识。这些专家学习者有能力扩充系统及其界面的功能。因而他们需要一种灵活的程序设计,或以部分语言型的界面满足他们的要求。 ◆ 学习者智能
这是对学习者一般知识与智力的度量,用以决定学习者能接受界面的复杂程度。
◆ 学习者人体操作能力和技能
如果采用新的设备和工作环境,就必须对学习者的人体操作能力和技能工效学分析,以满足学习者的要求。例如分析学习者使用鼠标、扫描仪等的经验和技能。 利用以上的度量标准,可以了解有关学习者特点的一般情况。同时也应了解有关学习者变异的情况,以便使界面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要求。
界面设计理论
界面设计也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思想指导下进行。心理模型和学习者模型、人机界面设计的理论模型分类等是界面设计理论中应该考虑的内容。
1、 心理模型和学习者模型
(1)心理模型及其分类
在人与计算机系统进行通讯或对话时,需要建立系统工作的心理模型。人们利用这种,模型就能预测在完成某些行动时,系统会表现出来的特性,也能模拟在某些成分的工作不正常时系统的行为特点。心理模型可分为下列几类:
◆ 结构模型和动态模型:结构模型是以一种不变的方式描述一个系统。动态模型则描述系统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
◆ 成分模型、拓扑模型和几何模型。结构模型可以分解成若干简单的成分模型,也可以分解成各种拓扑结构模型或几何结构的模型。
◆ 行为模型和内部结构模型。 在动态模型中,行为模型只是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描述一个系统。而内部结构模型则把系统分解成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 聚合模型和机械模型。内部结构模型可以是聚合的,也可以是机械的。在聚合模型中,各成分的行为方式一致,而在机械模型中,各成分的行为方式各不相同。
◆ 因果模型和同步模型。内部结构模型可以是因果的,也可以是同步的。聚合模型实质上是同步的。机械模型既可把成分分解成因果链,也可把它们看成是同步发生的。
◆ 行为流模型和信息流模型。在因果模型中,既可有行动流的模型,也可有信息流的模型。前者强调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后者强调系统中的信息。
(2)学习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