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常雅琨.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5.
[2] 张延杰.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新疆:石河子大学,2009:10-15.
[3] 王悦. 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研究[D]. 黑龙江:哈尔滨理工大学,2002:13-17.
[4] 徐剑钧. 高原. 股票期权激励效果分析及启示[J]. 人文杂志,2000(4):5-8.
[5] 孙颖. 我国企业经理人股份期权激励应用分析[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4:8-14.
[6] 黄建华,徐达,银路. 股份期权-我国股权激励的一种可行形式[J]. 财经论坛,2005(3):3-7.
[7] 田海宽,侯婧.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股份期权激励制度的探讨[J]. 商业现代化,2009(3):3-5.
[8] 闫毅. 经营者期股激励研究[J]. 人文杂志,2000(3):2-6.
[9] 叶素鸣,孙信义. 谈谈期股激励[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9):4-9.
[10] 顾斌,周立烨.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J]. 会计研究,2007(2) :80.
[11] 黄放. 虚拟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科技,2008(1):15.
[12] 高春亮. 略论人力资源管理与股权激励[J]. 现代管理科学,2005(8): 44.
[13] 王兵. 虚拟股票期权激励案例剖析[J]. 岱宗学刊,2004(8):12.
[14] 王小瑞. 浅析非上市公司虚拟股票期权激励机制[J]. 中国证券期货,2010(6):3-7.
[15] 朴华白. 股份期权的激励效应[J]. 企业管理,2011(11):23.
[17] 李曜,管恩华. 股票增值权激励有效吗[J]. 证券市场导,2006(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