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丧葬出煞文化
和阴魄是不能各自独立存在的,必需相互依存。故魂和魄同时存在,魂的高度和魄的高度叠加,即是阴与阳的叠加,就是魂魄的高度。此叠加,即是将魂与魄的高度重合,魂为阳,魄为阴,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原则,魂与魄的高度必然是相等的,故能刚好叠加重合。就如人的左右手两个掌重叠合为一个整体的时候,原来左手五个手指、右手五个手指,叠合后还是五个手指。人们对魂魄的称呼,说魂的时候已经包括了魄在内,言魄的时候也自然包涵了魂在内,常以魂简称代指魂与魄。由此可以得出人死后魂升入天、魄降入地是同时刻同尺度进行的,以地面为基准点面,魂与魄距地面的距离是对等的,符合《易经》相对的观点。虽有等距,但需要将魂与魄合起来看方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为“独阴不生,孤阳不长”,唯有如此才符合“阴阳对立统一”的理论。同时,魂是灵,魄是精,精即是人肉眼看不到的有形的无生命的气体,也可以称作“尸”。魂必须依附在魄上才能形成煞气,煞气则就是有力量的能动物质。
《中国文化大典》对出魂的解释:出魂,旧时赫哲族丧俗。死者亲友设祭与亡灵告别的仪式。流行于今黑龙江同江、抚远、饶河等县。男人死后第七天,女人死后第九天晚上举行。届时,将死者生前用的被褥铺好,另在死者生前睡得炕上摆一桌,上设酒肉,家人及亲友站于炕下,向亡灵敬酒致祭。仪毕,视亡灵已被送出家门。
《中国文化大典》对避煞的解释:避煞, 又称“避殃”。旧时认为死人的灵魂会在某个时日脱离肉体而去,称“出殃”、“出煞”;也会在某个日子回家一两次,称“回煞”、“回殃”。“出殃”和“回煞”时,若家人碰上则不吉利。死人灵魂出窍的时辰,由阴阳先生来推算,在开殃榜时一并写上,一般不出20天,并标明灵魂所化的颜色和出走的方向。届时,全家人都要躲避在外,称“避煞”、“避殃”。俗传,若被其魂碰着会有生命之忧。
《中国文化大典》对回魂的解释: 回魂旧时纳西族丧俗。流行于云南丽江、中甸等地。俗谓人死灵魂不灭,举行葬礼后三日,亡灵必返家巡视。届时,阖家外出寄宿躲避,以免惊动亡灵。有的地方则不作躲避,唯在神龛前撒上灶灰,夜开门户纳鬼。
可见,出煞则以习俗不仅在汉民族中流行,也流行于其他少数民族。本人对殃煞的综合理解:殃煞分为殃与煞。殃为出离亡人身上的魂魄,准确的说是三魂七魄中的七魄。人们习惯上称魂魄为魂,称魄为魂,言魂时亦包括了魄。煞是指煞神,即是来捉拿魂魄的勾魂使者,民间称为黑白无常,又称鸡脚神,俗为黑白无常的摸样极为恐怖,为牛头马面鸡脚,故称鸡脚神。佛教指阴间的鬼卒。《楞严经》卷八:“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人将死时来夺魂之鬼也。十王经曰:“阎魔法王遣阎魔卒:一名夺魂鬼,二名夺精鬼,三名缚魄鬼。”出煞是指煞神来到亡者家里捉押其魂魄到地府阎王处交差。
二、鬼魂玄谈
关于是否有阴间、是否有鬼神的真实存在,历来都是被科学界证据凿凿的坚决否定,并归为封建迷信。《易经》被誉为群经之始和群经之首,是五千年中华文化和哲学的总源头,不管是科学界还是迷信界,都极为推崇《易经》的哲学理念和观点。《易经》所讲的核心是阴阳五行,阴阳包含了两层含义,即相对、转换与统一、平衡,指事物有正反对立一面,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同时又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彼此间又相互维持着平衡;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科学家利用《易经》的哲学理论解决了无数科学难题,进行了无数的发明创造。大家熟知的有莱布尼茨根据《易经》发明了计算机二进制;物理学家根据《易经》预测并验证了负离子和黑洞的存在;化学家根据《易经》的五行生克合化等理论,不断地发现各种新元素,使元素周期表不断丰富和完善,各种化学实验,实质是五行间的相生相克、相合相化的反应;就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可以用《易经》阴阳相对统一观点进行解释,相对即指能量可以转换,统一即指能量守恒不变。科学难题用《易经》尚能如此轻易地解决,为何不可用《易经》的观点来客观公正的解释生死、人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