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的利益关系,防止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发展为社会冲突。当前,我们要对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在社会治理中,我们必须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到党和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正确的方法维护社会稳定,也应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努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和世界的相互联系日益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处理问题,必须有世界眼光,统筹处理国际国内问题。在我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将始终并存。我们要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善于变挑战为机遇。
(五) 和谐是一种力量
四中全会落幕后,一个新的政治词汇,开始向社会各个角落传播——“和谐社会”。此次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一大着力点,把执政党的行为与城乡居民的生活安康,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这些极为生活化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温暖亲和,智慧深炯。
政治词汇的流行,总以深刻的社会积淀为根基。几年前,曾有学者用“社会断裂”来标示改革以来两极分化的社会状况。说断裂有些言重了,但分化现象的客观存在,却是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收入差距快速拉大,民众公正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城乡分隔、行业分野、区域有别,人们在资源、权益的享用程度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社会问题,而是中国现代化之深忧。忧在哪里?上世纪下半叶,众多发展中国家踏上寻求现代化的道路,从目前结果看,有成功的,也有半途而废的。成功没有相同的模式,但失败的原因却总是惊人的相似,失败者共同的社会特征是,贫富高度分化,民权飘在空中,街头冲突不断,总统几天就换,社会裂痕不断扩大。达到了无法弥合的程度,它带来的不仅是社会的断裂,还有现代化进程的断裂,执政党执政进程的断裂。当中国社会发展踏上相似的临界点,前车之鉴让人警觉地认识到,没有社会的安宁和谐,现代化只能是一个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