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全部思考题及答案
界是最殊胜的,从而把修行的次序上下颠倒,妄图一步登天,这就是上下错谬而持。
颠倒而持:佛法的教义原本正确无谬、清净无染,可有些人因智慧不够、把佛法错解而颠倒受持。譬如,禅宗和中观都讲万法皆空,他误以为空性是什么也没有,就开始毁谤因果,排斥祈祷三宝,什么善法都不做,最后邪分别念滋生蔓延,自相续因此而毁坏,甚至由此而成为佛法的败类。
二者的区别简单地说就是:前者是上下错乱,后者是误解意义。
杜绝“上下错谬而持”,就得按照佛的层次次第,除了特殊利根者以外,都必须如此;而要避免“上下颠倒而持”,就要通达佛法,在讲经说法的时候,要对照高僧大德的注释,看自己会不会讲错了。
44、在闻思修的过程中,对难法和易法应该分别持何种态度?什么样的现象是需要避免的? 答:对于难法,一定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学习。有些词义一时搞不懂,那今后继续,比如通过查阅很多经论,咨询很多上师,锲而不舍地直到把这个问题搞懂为止。
同时,当遇到意义简单、词句鲜少之处,比如《佛子行》、《前行》,也不要认为法义浅显而轻视,必须牢记不忘。
45、概而言之,讲述闻法方式时,“所断之行为”分为哪几种?各自讲了什么内容?请依科判大致归纳。通过学习这些,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所断之行为”分三:一、法器之三过;二、六垢;三、五不持。
其中,“法器之三过”又分三:
耳不注如覆器之过。主要内容:闻法时,自己的耳识不可散于他处,应专注于说法的声音而谛听。若未如此听闻,就如同在覆口的容器上倾注汁液一样,虽然身在听法的行列之中,却不会听闻到一句正法。
意不持如漏器之过。主要内容:如果对于所听闻的法仅仅是表面了解或听闻而没有记在心中,则听闻多少正法也不会懂得调伏相续而修持,如同漏底的容器中无论注入多少汁液也无法留存一样。
杂烦恼如毒器之过。主要内容:闻法时,如果自己以贪图名誉、地位等有过患之发心而听闻,或者掺杂贪嗔痴等五毒妄念而听闻,那么佛法不但对自心无利反而令正法也成了非法,如同向有毒的容器中注入胜妙汁液一般。
“六垢”分六:
傲慢。主要宣讲持有傲慢而闻法的过患;
无正信。主要讲了若对佛法和上师不具信心的过失及树立之正信。
不求法。主要宣说不希求正法之过患以及对治,以及希求正法的胜利。
外散。主要宣讲了外散的种种情况,以及对治。
内收。主要讲了内收的体相和过患,以及对治。
疲厌。分析了疲厌的情况、过患,及对治。、
“五不持”分五:
“持文不持义”。如果不观察甚深意义,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则如同孩童采集鲜花一样,即推敲词句对自心无有利益。
“持义不持文”。主要内容:如果认为一切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任何意义,进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这样词句和意义就会互相脱离,因为不依靠词句不可能了知意义。 “未领会而持”。倘若没有理解了义、不了义以及具有密意的各种说法而受持,则会误解词句和意义而违背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