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中表现出来的,更确切些说,也就是没有明确时间和空间的特性。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仅仅提出了关于天体共存的几何规律性问题,但是没有解决问题。而对接近地球表面的空间和时间的研究则比天空领域还要来得少。这些问题在科学进一步发展时才被重新提出来。
特别要指出的是,中世纪的时间观相当于一个历史拐点,它与古希腊的物理时间观之最大区别是开始思考以往时空观与神学的矛盾,可以这么说,这既是超世思维方式和科学思维方式的纠葛与交锋,又表现了超世思维方式力图解决科学思维方式与哲学思维方式留下的矛盾的企图。奥古斯丁是一个基督教神学家,以上帝创世说为出发点,虽然相信时间是真实的,但却认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超越时间,绝对自由。上帝虽在时间之外创造了时间中的一切,但可以通过他创造的人的意识作为桥梁来感知时间中的一切,即通过内感时间保证了上帝的绝对自由地位。
从为神学辩护出发,时间的内在化暂时缓解了各种思维方式下的时空观的矛盾,但也许正是出发点的原因,哲学思维方式对这种超世思维方式十分拒斥,主体时间观在哲学思维范式下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直到康德才在哲学上首次提出主观时空观。而且第一次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将时间内在化。从亚里士多德经奥古斯丁到康德,这是一个时间逐渐内在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时空问题的理解发生转变的过程。从此,时间的内在化问题才被自觉地与人的自由问题联系起来。这对时空观的变革是有巨大的开创性意义的,为几种思维方式的统一提供了参考。
第二节 近代的时空观
一、近代绝对时空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中世纪之后,自然科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力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出现了可喜的进步,人们的时空观念也发展了。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创立,为揭示时间空间的本质和特性奠定了科学基础。哥白尼根据已经由科学(哲学、几何学、物理学)所建立起来的关于空间时间客观性的观念以及空间的同类性、连续性、三维性和时间流动的一维性、不可逆性、连续性、均匀性的观念,指出在空间中分出与承认地球为宇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