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绪论
儿童期(0-18岁)
广义的学前期(0-6岁)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实验法: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自然实验法: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 测验法只做量的分析,缺乏质的分析。 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问卷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所得资料便于统计,较易作出结论。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并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然适用于当代儿童。这说明的是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会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这就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现在的儿童通过各种传媒手段,从小获得比过去儿童多得不可比拟的知识,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过去生活在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相比,是会有所差异的。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在城市长大的儿童,与在偏僻农村长大的同龄儿童相比,其心理特征也有明显区别。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说明儿童发展特征的可变性。 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婴儿期(或称乳儿期)0-1岁,其中新生儿期0-1月,婴儿早期1-6月,婴儿晚期6-12月,先学前期(或称幼儿早期)1-3岁,学前期(或称幼儿期)3-6岁,其中又可分为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儿童学简单口语,2-4岁是最佳期。
在掌握数概念方面,敏感期在5-5岁半。
坚持性行为的发展,敏感期在4-5岁。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心理发展每一时刻都存在的。 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出生到满月的心理特征:心理发生的基础——惊人的本能,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认识世界的开始,人际交往的开端。 达尔文反射:即抓握反射。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 巴宾斯基反射: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样,5个脚趾形成扇形。 莫罗反射:又称惊跳反射。突然发生的高噪声刺激,或者被人猛烈地从高处放下,都会使新生儿立即伸直双臂,张开手指,弓起背,头向后仰,双腿挺直。 巴布金反射: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减去时,他会打呵欠。 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知觉的发生和视觉、听觉的集中。 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味觉。 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