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译文:不因为物(财物、外物)的丰富、富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译文:现在按实际情况查核。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译文: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译文: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译文:樊哙侧举盾牌一撞。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译文: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至”等。 ①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译文:估计大王的军队足够用来抵挡项王吗? ②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用节俭来戒掉奢侈。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 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译文:还是回到老家去置办几顷地,度过我的余年。教养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 ⑤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译文:(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译文: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这时候,诸侯由于公子的贤能,又有很多食客,十几年不敢兴兵谋取魏国。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 5、表修饰关系,译为“地”或不译。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译文: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三)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