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城市灾害与生态安全

发布时间:2021-06-08   来源:未知    
字号:

本文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介绍了城市灾害的主要特点与种类。同时,本文较为全面地讨论了中国城市灾害的现状和主要防治的措施与目标。通过对当今中国较为严峻的城市灾害形势和生态安全整治趋势的阐述,本文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城市灾害防治措施提供借

中国城市灾害与城市生态安全

方友嘉,陈昕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61005)

E-Mail:youjia.fang@

摘要本文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介绍了城市灾害的主要特点与种类。同时,本文较为全面地

讨论了中国城市灾害的现状和主要防治的措施与目标。通过对当今中国较为严峻的城市灾害

形势和生态安全整治趋势的阐述,本文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

城市灾害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生态学生态安全城市灾害地震地面沉降

1.引言[1]

灾害,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从总体上说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将城市灾害简单定义为自然因素导致的破坏性后果,但今天发生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让我们对原有的认识产生了怀疑。城市灾害不仅是发生在城市区域由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灾害性后果,而且包括城市生活方式导致的对非城市区域环境的破坏。由于不可控制或未能预料的破坏性因素的作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突发性或积累性的破坏或恶化,并且超越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极限而引起人群伤亡和物质财富及资源损失的现象和过程。2.城市灾害历史与现状[1,2,3]

城市社会迥异于乡村社会,它是人口聚集中心,是生产和生活中心,同时也是耗能中心、污染中心。二次大战以前,中国基本处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非常低。使得其灾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气候灾害及疫情传染,灾害的后果是粮食减产或欠收,瘟疫在城镇人口中大量传播又得不到有效控制,灾情非常严重。二次大战以后,中国在维持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开始了艰难曲折的工业化进程。由于缺少对工业化致灾原因的充分认识,工业化体系的工业污染日趋严重,这种发展模式可概括为“资源大投入,环境大污染,灾害事故频发”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经济依赖于工业化,工业化的后果往往是工业灾害与工业事故频发。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技术落后,防灾意识差,抗灾能力低。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内在动因驱使他们制定并实施的许多脱离实际的赶超型战略,用传统工业化道路实现其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目标,而这不仅没有达成其预定目标,反而加剧了其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矛盾。使得本国赖以生存的环境持续受到破坏并恶化,从而成为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重要污染源,并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灾害的重灾区。

在众多危险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灾害中,城市地震,城市洪灾,环境污染,地面沉降,火灾等灾害已经成为重要的灾害因素,并且迫切需要唤醒全社会的意识和重视。

2.1城市地震

联合国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各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翻了4番。在各类对城市造成破坏的自然灾害中,地震造成的城市人员、建筑等生命财产损失尤为严重。尤其对处于地震带上的城市,更是极大可能的造成城市的毁灭。

对世界各国城市抗震的有效经验分析发现,增强抗御能力是有效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最好措施。抗御能力是指减轻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除了建筑物较强的抗震能力外,各级政府组织指挥防震减灾工作及应变能力、有效的监测预警、公众具有较强的防灾意识,以及在

-1-

中国城市灾害与生态安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