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介绍了城市灾害的主要特点与种类。同时,本文较为全面地讨论了中国城市灾害的现状和主要防治的措施与目标。通过对当今中国较为严峻的城市灾害形势和生态安全整治趋势的阐述,本文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城市灾害防治措施提供借
-5-3.3中国城市灾害全民教育的目标[4]
现有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薄弱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和民众对伴随城市化过程的各类自然与人为灾害的产生长期缺少认识,对城市化所带来的正反效应缺少科学分析;“重救轻防”思维使之在防灾减灾上投入严重不足,软硬件设施严重短缺,从而使各类城市灾害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各类人为性城市灾害的频繁发生一次次提醒人们,如果各国政府、企业和公众缺少防灾减灾的意识,缺少对防灾减灾的全球性行动,人类将始终处于城市灾害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破坏所造成的心理恐慌之中。
灾害致灾的轻重不仅仅取决于灾害源的强弱,而且还取决于灾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对灾害承受和调整能力的大小。在同等灾害源强度条件下,社会经济系统易损性愈强,承受功能愈脆弱,灾害造成损失也就愈大。
防灾救灾意识包括对民众进行防灾知识的科普
宣传,安全教育,加强人们对各种警情和警觉程度,
提高处理灾情和自救己救的能力,以及有效制定防灾
规划,并能保证在救灾行动中有效实施等等。显然,
要减少各种灾害对城市的破坏,提高城市防灾救灾意
识和能力,无疑是城市安全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面对日益严重的各类灾害威胁,中国政府提出了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减灾基本方针。应该
说中国的灾害管理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图6),在灾
害立法、减灾防灾、重视对防灾投入较以往有长足进
步。但这种投入,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更应是科学
技术的投入,组织保证的投入,全民环保意识的投入,这种投入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因而必须建立城市各类灾害预警系统,使城市防灾能力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提高,而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曾几何时,我国的城市防灾救灾始终陷于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无数发生在城市中的灾情个案一次次以各种方式提示我们,警醒我们。城市防灾救灾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企业、公民都来尊重科学,利用科学技术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增强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4.小结[2,3]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人类破坏自然的结果。长期以来,人类文明与城市灾害似乎总是处于一对矛盾之中,全球范围内的城市灾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城市灾害的认识和行动。应该承认,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已认识到灾害与人类缺少防灾认识和行动有着内在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和民众投入到防灾救灾的知识普及和行动之中,一个人与城市环境日益和谐的城市时代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应该从前面已发生的事情中吸取教训。只有按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行动,中国才能真正解决发展中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最大程度减少城市灾害,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解决城市灾害及各类灾害问题的根本之策。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化使人口和财富向城市不断集聚,城市灾害发生频繁,造成的损失将会越来越严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加剧了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随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与城市灾害应对管理能力产生了严重的不适应,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将预防观念通过各种方式告知广大市民,通过社区建设构筑城市灾害基层网络,提高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与公民对各类灾害的应付能力,是减少各类灾害对城市可能造成损失的最好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城
市防灾减灾任务任重道远。
图6城市地质灾害群防群治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