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教案续页)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肾小球免疫介导性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为主要表现。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其他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学龄儿童为多,男女之比例约为2:1。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可转为慢性 肾炎,极少数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本节主要介绍临床最多见的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
本病属于中医“水肿”范畴,部分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者属血证中的“尿血”。中医认为水肿是由于体内水液代谢障碍,过多的水液潴留于肌肤所致,主要与风邪外袭、肌肤痈疡疮毒未能清解消透有关;尿血是由于下焦有热,迫血妄行所致。本病与脾肺肾三脏密切相关。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多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A组12型等)感染所致,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轻重并不完全一致。目前认为,链球菌感染后,其胞浆或分泌蛋白的某些成分可能作为主要致病抗原,添发免疫反应,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致病;或抗原种植于肾小球后再结合循环中的特异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而致病。肾小球内的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