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电影符号学家建立了不同的分析系统,比如麦茨的八大组合段、艾柯的影像三层分节说等。70年代,其静态的、封闭的结构分析方法的缺陷日益明显。电影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理论结合转入以心理结构模式为基础研究电影机制的第二符号学。
2、电影第二符号学
答:1977年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发表《想象的能指》一书标志着电影第二符号学的诞生。电影第二符号学以精神分析为模式,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电影第一符号学着重电影的“陈述结果”,研究作品内部的符号和符号系统,而电影第二符号学力求突破上述局限,借助精神分析学研究电影作品的陈述过程和符号的产生与感知过程。前者以语言学概念为模式,后者以精神分析学概念为模式。后者从前者狭隘的符号分析过渡到“符号-心理分析”,从静态的外延考察转入动态的内涵考察。在第二电影符号学中,影片本文的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而复杂的符号结构,而是一个可变的概念。第二电影符号学更着重研究电影的一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