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Pherson(1998)利用分层调查的方式对纽约州180 家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地域性研究,并得出地域要素对其经营和发展影响不显著的结论[2]。
Robert Elliott(1992)对IT 技术进行评价时指出,IT 技术可以使审计及咨询业务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3]。Banker 等(2002)以某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五个分所为样本,对审计软件等IT 投入给事务所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证实了信息技术对会计师事务所运营绩效提升具有重要影响[4]。
如果某一行业的企业可以在扩大营业规模的基础上实现平均成本的降低或者平均收益的提升,就说明这一行业存在规模经济(Christensen andGreene,1976)[5]。Banker 等(2003)通过对1995~1999年美国排名前64 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研究,验证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的显著性,证实了规模扩大确实能够带来运营效率的有效提升[6]。
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与运营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Jerris 和Pearson(1996)以合伙人和注册会计师的人均收入作为绩效高低的判断标准,发现绩效较高的事务所在管理咨询服务上的业务占比较高,而相应的税收服务占比较低[7]。Banker 等(2005)以业务收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数据为依据,对会计师事务所生产函数及横截面的生产率分布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管理咨询业务,而不是取决于审计与税收等传统类型的业务[8]。这与Rankin 和Sharp(2000)的结论不谋而合,他们发现,早在20 世纪末期,会计师事务所就从整体上降低了对会计、审计及税收等传统业务的依赖性,同时将关注点转向保险及咨询服务领域[9]。
(二)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对事务所运营绩效的影响上,注册会计师行业属于非常典型的知识型产业,会计师事务所属于专家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是其中最关键的生产要素(Janik,1986)[10]。Cheng 等(2000)运用DEA 加Tobit回归模型对1994 年台湾会计师事务所的技术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事务所规模、历史、员工中注册会计师比例、每位员工的培训支出这四项指标与技术效率成正比,而设立了分支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技术效率显著低于不设立分支机构的事务所[11]。Chang等(2003)研究了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人力资源要素,并得出以下结论:职工接受的职业培训时间越长,其薪酬就越高,事务所的绩效也越高,但职工的学历不会对事务所的创收水平造成太大的影响[12]。郭弘卿等(2011)对人力资本、人员薪酬与事务所经营绩效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发现人员薪资在人力资本与经营业绩上扮演着中介角色,人力资本与薪酬成正比,而薪酬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事务所的经营绩效[13],所以,职工的学历越高,事务所的经营绩效就越好。这一结论与Chang 等(2003)的研究是相悖的。
对于国内事务所的运营效率,很多学者是站在宏观立场上进行研究的。单全、臧慧萍(2012)针对会计师事务所数据获取难度较大以及数据分布不具典型规律这两个特点,结合其外延明确,而内涵模糊的特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比较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之间的绩效差别[14]。王琰(2011)对比分析了六家事务所合并前后两年不同的业绩指标情况,认为从总体上看合并推进了我国审计市场的快速发展,但合并并没有带来充分的规模经济效应[15]。邱吉福等(2012)利用DEA 数据包络分析及Malmquist 生产力指数,实证检验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行业2007~2009 年间的效率变动情况,并得出事务所投入要素的使用率具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