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摘要:“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是高校《原理》课绪论部分的核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一是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及其根源入手,澄清误解,改善认知;二是从不同时代历史语境的对比入手,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感与时代性;三是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平事迹与伟大人格入手,增强感染力;四是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入手,凸显理论的实用性。通过上述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效。
人的伟大精神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人文精神。马克思
从中学时代起就具有了深厚的人文情怀。正如他在中学毕业
论文中所写的,我们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这样,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其后,马恩果敢地放弃了
富有安稳的生活,选择了充满艰险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一生
生活动荡、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备受迫害、没有国籍。但
他矢志不移,始终为解放全人类的事业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奋
斗。二是求真精神。如,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进行了长
达42年的深入研究,阅读了1 000多本书,做了400多本
笔记。除母语德文外,他还先后攻下了六门外语。其中,俄
文是在他55岁那年,为了研究俄国的具体形势才特地去学
习的。马克思严谨的治学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三是
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毕生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
始终保持着对历史、对现实、对其他理论、尤其是对自身的
鲜明的批判性。正是这种批判性,使得他们所创立的马克思
主义能不断概括新的经验而得到发展和充实,能坦然面对和
承认自身的某些失误与不足,并不断通过与实践的互动来修
正和发展自身,不断通过剖析与回应形形色色非马克思主义
流派的观点来审视和充实自身。正是基于这种精神,马克思
主义才能在一百多年不断变换的历史时空中始终保持着鲜
活的生命力。四是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是在综合人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