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这段文字出自何处?为何人所说?
答:这段文字出自《论语·阳货》,为孔子所说。
2、将其翻译为现代汉语,
翻译: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诗(经),可以提高情感,可以扩大观察,可以促进人群相处,可以消除怨恨。近则可以侍奉父辈,远则可以侍奉君上,而且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3、解释“兴,观, 群, 怨”
答: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4、这段文字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文学观,并给予评价。
答:“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三、回答问题
1、创作活动的艺术想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艺术想象是指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心理机能之一。在创作活动中,艺术想象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形象性。艺术想象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指向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目的是创造出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艺术世界来。是由具象到具象的过程。
第二、创造性。艺术想象是创造的过程,它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的创造。
第三、主观性。在艺术想象的初始阶段,是主体对以往种种记忆表象的重新唤起,随着想象的展开,就由对记忆表象的简单回忆向新的形象的创造跃进了,因此,在整个艺术想象的过程中,主观性不会减弱,反而会逐渐强化。
2、情节结构的小说和性格结构的小说有什么区别?
答:(1)情节结构主要表现在故事体小说中,其特点是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结构线索,遵循自然时空顺序,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安排结构。虽然其中也有插叙、倒叙,但插叙和倒叙都不影响情节的线性进展,所以作品呈现出一种线式结构形式。在这种结构形式中,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空间总有其连续性,作家依循着时间的一维性和空间的连续性来结构小说。比如蒲松龄的《促织》从宣德年间宫中斗蟋蟀之风盛行,因此征蟋蟀开端,继而描写成名一家的遭遇,一步步地将得促织、死促织、再得促织、斗促织、贡促织等事件的发展过程展现出来,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层次分明地显示出来。情节结构有单线式结构形式、复线式结构形式、单线式结构形式等多种。
(2)性格结构主要表现在性格体小说中,其特点是以人物性格的成长发展为结构线索,人物性格及性格的鲜明突出占据结构的中心地位,情节和环境一方面退居次要的地位,一方面情节成为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历史,环境则是表现和烘托人物性格的舞台。性格结构在结构上少有故事体小说那种情节线索,特别注意横断面的写法,即使采用纵剖面的写法,也注意向横断面扩展。不仅写人物做什么,而且更加重视用充裕的笔墨写人物怎么做,从而使得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显得具体生动、细致入微,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心理显得更加荡人心灵、摄人心魄。性格结构有戏剧式和非戏剧式(或反戏剧式)两种。
四、论述题
1、举例论述你对文学审美性的理解。
答: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求,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并因此确立了自身存在的根据和价值。
首先,文学的审美性体现在文学的形式上。文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文学是通过语言媒介来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因此,人们最初就是从文学的语言形式上来理解语言的审美性的,形式美是文学审美性的一种体现。
其次,文学的审美性体现在文学的内容上。所谓审美,实际上是人所进行的一切创造和欣赏美的活动,文学活动正是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展开的,文学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发现和展示的,文学通过想象和虚构所建构、所追求的,正是审美关系所规定的人生境况及其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审美是文学的内在规定。“文学是人学”,文学以人为主要对象,展现人的生活,表现的人感情,同时又在表现感性形态的社会生活时超越它,把人们带进一个更为深远的、显示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世界,一个指向人的精神追求的世界。在对人生的表现上,文学在个体的生命体验中,以感性直观的方式感受着人生的现实,展现人性的复杂,让人领悟到不同于知性抽象把握的另一层人生意蕴,一种只存在于平凡生活中的人生意蕴,从而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第三,文学审美性体现在文学的生成方式上。文学不仅是现实人生的展现,也是对人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理想的展现,而对人的愿望和期盼的表现及对现实的超越必须借助于想象与虚构来实现。因此,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