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模型及测评工具研究(15)

时间:2025-04-23   来源:未知    
字号:

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出版著作和教材3部,发表论文22篇,其中相关论文4篇(参见申请人论著目录[4][8][9]),承担项目日常管理工作,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理论研究。

周先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获中山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理学博士,出版《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的经济计量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发表论文15篇,其中相关论文2篇(参见申请人论著目录[9]),负责质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迟嘉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讲师,200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工学博士,发表论文7篇,负责质量模型的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近期发表与本项目相关论著如下:

[1] 迟嘉昱、陈广学、孙翎《组织决策过程及其协调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36-38页。

[2] Chi Jiayu, Chen Xueguang, Zhou Deqing, etc. A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grid 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2004, 4(2): 205-212. [3] Chi Jiayu, Chen Xueguang, Zhou Deqing, etc. A study on the framework of grid 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3.(ISTP检索)

王晓玲,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信息化方向博士研究生,出版专著、教材4部,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与本项目相关论文3篇(参见申请者论著目录[1][2][3]),承担项目调研管理工作,负责企业重点调查和问卷调查,以及理论和实证研究工作。

黄林军,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讲师,2003年获香港岭南大学资讯信息系统专业管理学博士,发表The Impact of Power Distance on Email Acceptance: Evidence from the PRC(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Vol.44, Fall 2003. pp.93-100)等英文论文4篇,中文论文5篇,负责人员能力成熟度(P-CMM)理论和实证研究。

胡勇,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信息化方向博士研究生,发表中英论文7篇,其中,与本项目相关论文1篇(参见申请者论著目录[4]),负责企业重点调查和问卷调查,以及理论和实证研究工作。

戴欣,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助教,2003年获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工学硕士,发表《基于对象的动态企业建模方法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56-59页)等论文4篇,承担质量模型的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

王克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讲师,2003年获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发表论文4篇,负责质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4、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负责的内容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模型及测评工具研究(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