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正文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
1. 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基础研究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应用研究需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模型及测评工具研究,既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前瞻性理论课题,也是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正在兴起的一种新潮流。该课题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高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水平,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促进中国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成熟,具有现实意义。
1991年6月,Dow Chemical Company人力资源部在招聘、培训和福利三个环节率先通过BS5750质量标准认证。在1994年版的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中,员工是与其他资源合并在一起被提出的。然而,在2000年DIS版中,员工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条款要求(ISO9001:2000DIS.6)。2000年1月,国际标准组织(ISO)颁布ISO10015(企业培训质量管理标准),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中的培训质量提供了国际标准。目前,ISO正在组织专家研究福利、招聘等管理质量标准。根据申请者(2004)网上检索,2002年以来,国外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制造、石油化工和旅游服务等行业中开始陆续出现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调查活动(包括网上调查活动),这预示着企业管理实践对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提出了诉求。例如,日本TDK公司将人力资源质量作为企业质量保障(QA)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美国马尔科姆 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1987设立)、欧洲质量奖(1992年设立)和日本戴明奖(1951年设立)等三大国际质量奖评价准则中,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均构成评价的主要指标。2004年8月,中国颁布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其中也包含有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指标。
Fowler Alan(1992)是较早提出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研究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不仅需要开展对产品质量等硬质量管理的研究,而且需要开展对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软质量管理的研究。Sherif A. Mazen等(2001)从决策支持系统(DSS)和全面质量管理(TQM)角度,搭建了一个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模型的概念框架。Catherine M. Sleezer等(2004)对人力资源开发与持续专业教育之间的管理质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申请者根据2000年以来对12家企业的重点调查和研究①,以及2004年10-12月对112
①
这12家企业分别为: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广东发展银行、香港锦兴国际控股集团、香港晋兴人力资源系统有限公司、长
沙双鹤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华凌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省外贸集团、广东省丝绸集团、工商银行东莞分行、深圳三和印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省五金矿产进出口集团公司、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肇庆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