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地理科学进展
28卷
动产业和城市的增长。他认为同一产业内的相关企2.2外资溢出效应与汽车企业效率
业倾向于选择相同的区位,主要是看重这些区位的
劳动力市场、中间产品市场和专业化的服务以及信
息溢出等,从而可以降低企业的各种成本,如搜寻
和培训劳动力的成本、劳动力匹配成本、交通通讯
成本、距离交易成本和创新成本等。这种集聚经济是产业特定的,给定区域内某个产业规模越大,这
种集聚经济越显著,被称作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Hendersont31归纳了地方化经济主要源
于产业内专业化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相关的成本节
约、交通通讯成本的降低,以及针对特定产业的公
共产品和服务业的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也可能由于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聚集在一定的空间,共同分享
基础设施,接近庞大的产品市场和多样化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产业间的知识溢出等而节约经营成本。这种外部经济与区位的规模和经济活动的多样化程度相关,称为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Economies)。
Duranton等将集聚经济提升企业效率的微观
机制概括为共享(Sharing)、匹配(Matching)以及学习
(Learning)m。企业之间可以共享不可分割的产品或设施、分享多样性和城市专业化带来的规模效益递
增、分享风险等;大量企业的集聚将显著提高相互作用各方的匹配质量、匹配机会以及减少等待问
题,从而降低成本。在新经济地理模型中,需求联系
和交通成本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企业的地理集聚。
需求联系激励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厂商接近采购商,而成本联系引导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采购商接近供应商[5-61。Venablemi认为产业的垂直联系有助于买卖双方相互聚集。上游企业扩大中间产品的种
类,下游企业获取专业化的产品并降低交通成本。
汽车行业是典型的具有集聚经济特征的产业。首先,它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产业链较长,前
后向联系明显,具有上下游联系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有效节约交通、通讯成本。即时生产方式的兴起进一步促进配件企业分布在汽车装配企业周围闭。其次,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大,相同或相近产业的集聚有利于企业间信息和技术交流,接近消费市场也有助于及时把握消费需求特征.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调整产品类型。外部集聚经济能够提高企业效率也得到了许多研究的验证【8_10l。目前尚未发现针对汽车企业集聚经济实证研究。本文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具备集聚经济的特点,汽车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将显著影响我国汽车企业生产效率。
集聚经济主要通过地理上临近的企业之间的
技术、信息溢出发生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一种重要的溢出效应来源于外资企业。相
对国内企业而言,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企业拥有诸多优势,如先进技术、品牌优势、管理经验、人才优势等.跨国企业可能通过联系效应[1iJ、培训效应、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1]对本地企业产生技术溢出。也
有学者认为,由于跨国公司对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
的扩散和传播进行严格的控制及跨国公司的内部
化战略【121,以市场换技术取得技术专利微乎其微口31。
外资对我国汽车企业的溢出效应值得深入研究。跨国汽车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品牌资源.但跨国汽车企业的进入能否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汽车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不乐观。首先,跨国
汽车企业可能对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带动作用
不足。汽车制造业对零部件企业的巨大拉动力对提高汽车行业的生产效率意义重大,但外资汽车企业利用中方的技术弱点,牢牢把持住配套采购权,特别是近几年进入中国的日韩企业。一般在合资初始就要求原始供应原则,跟进一批外方原班配套企
业,中国本土的配套企业几乎全部被排除在外。跨
国公司在我国轿车市场的扩张带动的主要是外资
企业,而不是中国的关联企业【14】。其次,在汽车合资企业中,跨国公司严格控制产品的主导权,限制合
资企业的自主研发。我国将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投入到合资企业,但是合资企业的合资形式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的只是外方产品的
生产许可权,合资企业不拥有产品设计确认权【141。
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出的重要环节基本上被外商所
控制。原本通过合资企业引进技术来提高中国轿车
生产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从而带动整个中国轿车
产业的发展初衷并没能实现。再次,我国与国外汽车企业的技术差距过大可能阻碍跨国公司的技术
外溢效应。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外资溢出f15】。中国本土汽车企业与外资企业在资本实力、管理方法、技术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国内汽车企业没有资金和能力吸收消化新技术。反而阻碍了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溢出效应。,
学者对FDI在中国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大量实证
研究,但方法、样本和结论差距较大。沈坤荣等[1(i]、张建华等【川、Liu等[1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FDI对内资企业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姚洋等[1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就产业层面而言,国外三资企业的外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