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其影响
而该杂志在办刊133年的历史中,极少作这种表态。为了使事态明朗化,杂志决定把两位作者支持自己结论的新论文和另两篇质疑这项研究的文章同时发表,让读者自行判断。
在中国的转Bt棉事件中,许多政府和独立研究机构对转Bt棉的研究大多为正面的结果。在中国的研究表明,转Bt棉对环境的最大影响是有利的,因为它能够大量减少化学杀虫剂的施用。转Bt棉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减少由杀虫剂引起的对人类和动物的伤害,它在中国的发展卓有成效,迄今尚未发现有负面作用,而且广受农民的欢迎。转Bt棉的推广使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70%~80%,据山东省2000年统计,由于推广转Bt棉,该省农药使用量减少了1500吨。
在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中,应当指出的是,“超级杂草”并不是一个科学术语,而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已经有“超级杂草”的存在。在加拿大出现的这种所谓的“超级杂草”在喷施另一种除草剂2,4-D后即被全部杀死。即使在将来发现有抗多种除草剂的杂草,人们还可以研制出新的除草剂来对付它们,科学进步的历史就是这样。 由此可见,目前为止的科学实验证实转基因作物并未产生人们所担心的“污染和危害’’问题。但是争论并不就此结束。反对者认为人们低估了转基因作物的长期影响,而支持者认为反对者本身带有偏见,只注重一些负面的影响。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风险,二是有害、危险。风险是指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而有害则是科学已证明了的客观事实。安全性或风险性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今天科学上认为是安全的,明天可能会发现不安全的因素;今天认为不安全,随着科技的进步,明天会找到新的技术消除其不安全因素,化有害为有利。事实上,任何人类活动都有风险,任何科学技术发明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用。例如电器、汽车、飞机、疫苗、青霉素等等都不是绝对保险,触电会伤人,汽车会造成空气污染,飞机旅行会有空难,注射疫苗弄不好也会死人,青霉素还有人过敏,但它们都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和健康。1906年,欧洲有一个国家曾经立法禁止使用汽车,原因居然是汽车跑得太快,路上行人不安全,这个法律直到1925年才废止,历时20年。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立法!
转基因技术实际上也是如此,盲目地禁止或阻止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实际上是不可取的,只有通过研究对其潜在的威胁进行透彻的了解,并加以控制,使之为人类的生活造福,才是正确的对待方法。
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另一个担心是食用了由转基因生物制成的食品会危害到自身的健康。近年来,国际上特别是欧洲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争议一直没有平息。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二届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性的专家咨询会议于意大利罗马举行。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就现代生物技术(如重组DNA技术)产生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来源的食品、食品成分、食品添加剂对人类的安全性提出咨询报告,并向会员国及食品规范委员会提出建议,以便进一步制订国际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性管理条例。会议根据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于1993年提出的食品安全性分析的“实质等同”原则,即“评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目的,不是要了解该食品的绝对安全性,而是评价它与非转基因的同类食品比较的相对安全性”。在与传统食品及食品成分进行比较后该原则将基因工程食品分为实质上完全等同;除某些特定差异外,其余具有实质等同性;在实质上完全不具有等同性等三种。并且该原则对各个种类的基因工程食品提出了进行安全性分析的标准。同时,会议还对过敏性、转基因动植物、重组微生物及食用生物表达药物或工业用化合物等专门问题进行了讨论,得出的结论是:“生物技术产生的食品的安全性并不固有的比传统食品的安全性低。”
2001年,英格兰罗伊特研究所的Putztai博士在一电视纪录片中声称自己一项未经发表的实验证明,年幼老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脏、脾和消化道都出现损伤,而且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他同时表示,他的研究显示,造成老鼠免疫系统受损的是对土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