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多,城市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许多城市纷纷采取措施限制没有本地户口的外来劳动力进入本地劳动力市场,城市农民工成了被排斥对象。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边缘化地位使得农民工面临很高的失业风险。
市场机制还体现出一些间接作用:劳动力的绝对过剩降低了农民工与雇主进行谈判的能力,助长了雇主对农民工权益的侵害;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关系使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加深;工作和居住空间的边缘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网络隔离。
( 二)社会心理障碍
农民工融入城市难,除了制度因素外,还有一些人为的非制度性因素。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形成了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区别。无论是城市的居民还是城市的管理者都存在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从而使农民工和城市之间形成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农民工也无法形成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是城市管理者消极对待。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在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城乡分治的影响,对农民工产生偏见,担心进城农民工带来社会安恶化、交通拥挤、卫生状况差、住房拥挤等社会问题,进而产生对农民工的抱怨、排斥和歧视,因此在思想观念上,城市管理者排斥农民工融入城市,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设置了诸多的门槛,从而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二是城市居民不接纳。城市居民长期形成的优等公民的优越感,使他们不能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和对待进城农民工。农名工来自农村,其思维方式与行为特征均带有农村特有的生活习惯的陋习,与接受过城市文明洗礼的城市居民的思维方式格格不入,所以在与城市居民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加之少数农民工在城市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做了一些破坏城市生活的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损害了城市居民的利益,加深了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整体的反感和抵触心理。
三是自身素养障碍。自身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农民工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大部分农民工的自身素质较一般城市居民要差,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简单、职业技能贫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方面。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简单,农民工很 难与层次较高的人士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这失去的不仅仅是建立人际交流的机会,而是获得就业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职业技能缺乏,在实际招聘中农民工往往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处于被选择的地位,而且往往只能以提供劳务谋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导致农民工往往忽视职业保障,忽视福利待遇,以极低的要求换取工作机会。农民工对城市公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