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20111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复习大纲(11)

发布时间:2021-06-08   来源:未知    
字号:

向与动力,从而也深刻地影响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思想是指理性认识,主要是作为思想意识的观念形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科学文化活动与审美的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觉悟、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价值观是指推动并引导个人采取决定和行为的信念与准则,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的核心。 情感是指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情感发展的高级形态的是情操。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直接决定个人行为的方向、性质与强度。 对于教学而言,态度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思想保障。当代许多国家都主张把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作为首选的教学目标之一。

教学过程的性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

(2)教学过程具有认识活动的特殊性 间接性 引导性 简捷性 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3、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两种模式:以授——接为特征的模式 以主动探取知识为特征的模式

(一)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1、引起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夸美纽斯提出“激发学生求知欲”原则“强迫孩子们去学习的人,就是大大地伤害了他们” “我们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教师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即激发学习动机

1)学习的目的性动机:学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从而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动力。

魏书生

2)学习的成就动机:希望学习上获得好成绩,这种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与学习活动相联系的人际交往动机。

4)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兴趣。——推动学生学习认识活动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部动力 提问,引起学生思考

设置问题情景,激发情感演示 令人注目的直观材料 讲有趣的故事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发展学生的观察等认识能力

学生认识事物,通常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如果没有感性知识作基础,教师所教的概念和原理将是一串不能引起清晰表象,不表示明确意义的文字和符号,学生只能机械背诵,却不能理解。

学生感性知识的来源: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往学习的获得;教师的直观描述;演示;参观、实习、实践

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的感性认识

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理解教材是一个复杂的思维加工的过程。 思维的方法:

比较 分析与综合 归纳和演绎 形成概念时要注意:

1)概念措辞要简要,明白,准确,便于掌握与熟记

2)帮助学生区分已有生活概念与科学概念不符合之处,防止干扰

20111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复习大纲(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