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
1、中国汉族交通民俗
(1)滑竿 在过去交通尚不发达的汉中城乡,是一种比较轻便的代步工具。它用竹竿、竹篾条编成,宽2尺许,长不盈丈,很像今天的担架。上铺柔软美观的垫褥,撑起挡雨遮阳的华丽篷布,坐卧自由随心,行路闪闪悠悠,仿佛睡在悬空的大摇篮里,格外安适舒服。因此,达官贵人,富豪财主出门,宁弃车马而不舍滑竿。因为乘坐者可以左顾右盼,欣赏山水风光。
(2)羊皮筏 羊皮筏是用整张羊皮制成。宰羊的人剥羊皮,让羊皮从肌肉骨骼上蜕下来,整张上只有4个窟窿。前肢在膝盖的部位切断,一边一个窟窿。脑袋去掉,脖子的部位一个大窟窿,两条后肢全去掉,臀部的一个窟窿更大。把3个窟窿拴紧,留下1个吹气,吹足了气也把它拴紧。于是成了个长方形的气囊,还看得出羊身体的形状。4个或5个连成一排,看羊皮的大小而定。如把3排气囊直接连起来,就成了长方形的连接体。一个连接体少则12个气囊,多则十五六个。在这连接体上平铺一长方形的木架,用绳子系着。除了用羊皮作筏子外,还有用牛皮作的。牛皮筏的载重能力更强,可达数吨。所以,一般用羊皮筏载人载物渡河,进行短距离运输;用牛皮筏载货,进行长途运输。
(3)栈道 在巴蜀与中原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古人发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为加强两地的交流,最迟在3千年前就有了开创巴蜀栈道的活动,以后随着历代的不断修造,终于成为我国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迹。栈道大致有三种:一为木栈,使用最广。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一般由栈、阁、栏、道、桥五部分组成。在所凿石孔内插入横木,上排檩条与木板,外边加上护栏而构成。二为石栈,与木栈不同的是将石孔内的横木换成石条,或在悬崖上开凿石梯,两旁加设护栏和攀手。三为土栈,主要用于潮湿的森林或沼泽地带,不便行走,就伐木铺路,木上再杂以土石,用以固定路基,构成路面。栈道的修建,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对促进两地的交流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4)乌篷船 乌篷船为浙江绍兴所特有,因船篷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而得名。这是一种船身窄、船篷低、船体轻盈的小船,在构造上非常有讲究。船沿通常较高,船舱铺有一层红漆船板,上铺席子,还备有清制的枕头。全套船篷,一般有八扇。乘客坐在舱席上,舒适平稳,又可观赏两岸风光,别有一番情调。其中四扇固定,四扇可以开合移动。船篷用竹篾编织而成,呈拱形,中间夹着竹箬,既可遮阳,又可挡雨,牢固耐用。在第二、第四道活动的船篷移开后,两边有船沿板扣在固定的船篷上,就形成舷窗,挂上白色的窗帘,黑白相映,更显雅致。艄公头戴乌毡帽坐于船尾,双脚一屈一伸,划动船桨。
2、中国少数民族交通民俗
(1)以牲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
——勒勒车 “勒勒车”是蒙古式的牛车,有“草原之舟”之称,是适应草原上的自然环境和蒙族的生活习惯制造出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勒勒”是赶车的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这种车的特点是车轮较大,轮子直径可达1.40米左右,相当于牛身的高度,轴、轮都是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