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人事考核
總經理的經營壓力,一定能落在各部門主管身上,各部門主管的目標一定是需要
所屬員工來完成的。考核系統如果跟經營管理脫勾,這樣的考核系統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但是絕大多數的公司卻能忍受這樣的制度年復一年的運作下去。
說穿了,只不過是為了維持一個形式的考核系統,因為沒有考核系統,可能是一
件丟人的事。但是,如果我們想想,每年這樣行禮如儀的考核系統,浪費多少人力在
這上面,所得到的卻是用來算年終獎金,那乾脆不如廢了它算了,不然就去改進它,
請問你要選擇哪一項? 我建議,應該勇敢地去改革,因為人力資源單位,應該是一個
幫公司賺錢的機能,否則實在沒有必要存在。
既然如此,當然要選擇改革,如果你是老闆,應該好好地要求人力資源單位要主
動出擊、勇敢進取。如果你是人力資源從業人員更應該危機意識要強一點,主動改進
或改革考核制度,否則遲早要被淘汰的。自己跟著公司這樣耗下去,實在是有點浪費
生命。
5.3考核的意義與趨勢
5.3.1考核的意義
考核分成適性考核與業績考核。所謂「適性」,指的是「員工的特性、個性與工
作類別的適合性」,說得白話一些,就是員工適合哪一類型的工作,而業績考核,顧
名思義,
指的純粹是工作上的表現。適性考核與業績考核分開的用意,主要是將與工作無關的
項目,獨立出來以便將員工的發展與適性,作比較仔細的評估。
每個企業都知道人才企業生存的根本,但是人才如何培育、員工能力如何培養、
員工發展方向為何,這些問題到底應該以什麼手法來處理,大多數公司卻是"漠宰央"
。適性考核的目的就是希望滿足以上的一部份需求。
大多數公司將業績考核與適性考核混在一起,所以如果能將這兩種分開,那麼績
效考核的目的就能逐漸釐清。基本上,在績效考核方面,從公司的立場來看,應該能
夠讓最高經營者的經營壓力,由各個權責部門分別承擔,然後再由部門內中高階人員(含幹部、專業人員)再分別承擔其部門內的經營壓力,最後才是部門內的員工。所以
,一個好的績效系統,其重視的優先順序,應該就是跟上面所描述的一樣,從經營者
→部門→部門主管、專業人員→一般員工。
也就是說,績效考核須從過去只有經營者面臨經營壓力,轉而變成分出部門的好壞,然後部門內再去分出員工的好壞。這樣的績效考核系統,才能套入一些與資源分
配相關的配套作業,例如調薪、升遷、分紅等等。否則在公平性受質疑的情況下,一
定無法進行整合作業。
5.3.2考核的趨勢
由於整個產業水準的提昇,再加上屬於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的比重不
斷地上升,使得傳統的考核已逐漸不符實際運作所需,因此考核手法也有了新的改變
。
5.3.2.1查察型→能力開發取向型
過去的考核,主管可能根據自己觀察後,很籠統的填寫表現好、不好、積極或是
不積極等等。這樣的考核,對員工來講,如果純粹是因為工作態度的問題還好,但是
如果是因為能力不好,而使工作表現不好,那麼這樣的評語對員工實在沒有幫助。
有時因為公司對員工職前訓練、在職教育訓練,並未做得很好,甚至派給超過員
工能力的工作,這樣當然會影響員工的績效。所以,考核的另一個目的是,找出員工
績效差的原因,如果是因為能力不足,藉此機會找出應該加強教育訓練的能力項目,
如果是個性與所擔任的職務不合,也可知道未來工作的調整方向。
所以,考核不應該只是判斷員工績效的好壞而已。如果能逐漸往員工能力開發的
方向邁進,這樣日子一久,員工的能力才能不斷地被提昇上來。
5.3.2.2主管中心型→雙向溝通型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