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语言艺术
部的故事》(其中《修改后发表》和《谁比谁傻多少》为王朔亲笔)等。在这个阶段,"调侃"成为小说中的主宰,作品通篇充满了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嘲弄与颠覆意味,这种对现存制度的调侃以其特有的幽默效果及其对当代青年的思想意识的契合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王朔的创作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无论是读者还是评论家们都无法再忽略王朔在文坛的存在,以至于1988年被理论界称为"王朔年",王朔小说及其语言风格的流行,则被称为"王朔现象"。
但是伴随着成功,王朔的创作也开始出现了质量上的滑坡,作品中的"调侃"开始失去限度,成为无穷无尽的贫嘴;与此同时,王朔主持的《海马歌舞厅》、《爱你没商量》等影视剧也遭到了失败。至此,王朔的调侃小说走到了尽头,开始遭到读者的厌弃。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因为,王朔前期的"调侃"大多是针对正统的权威,尤其是那些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空虚伪善的"政治理想主义"和"道德规范",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砸碎"时特有的痛快淋漓。而后期的"调侃"大多已经失去了确定对象,沦为为戏台上机趣却无意义的"插科打诨"。这种不再具有批判力量的调侃。完全失去了早期掩盖在滑稽表面之下的沉重的悲剧意味,发表于1989年初的《千万别把我当人》就是后期"调侃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品中千人一腔,毫无力度的调侃语言发展到了一个极致,以至于王朔也不得不承认"把我自己都写恶心了"。同时,小说中的"言情"也日渐庸俗化、公式化,失去了"言情阶段"情感的"诚恳"性,质变成戏剧性的煽情。
至此,王朔开始感到对无穷无尽贫嘴的厌倦。而且,他与妻子、女儿美满的生活也改变着他的感觉世界和表达方式,他说:"过去我是自私、猥琐、心中充满阴暗念头的人,以讥笑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为乐事。现在,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幸运的,没有权力抱怨。我开始怀疑愤世疾俗究竟是一种深刻还是一种浅薄?"
正因为这种认识,王朔在1989年后开始减少调侃,开始描述一些他过去鄙薄过的真挚和深沉。这个阶段的代表作应当首推发表于1992年1月的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小说讲述一个立意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的父亲马林生在与儿子马锐关系中的尴尬状态,于滑稽的表象下展示出主人公悲哀的内心世界。作品当年获得了优秀长篇小说奖,并被誉为是&q
uot;现实主义力作",也有人视之为是"新写实小说"的又一次成功尝试。因此,我们称王朔的第三个创作阶段为"写实阶段",《我是你爸爸》的成功,说明王朔的确具有敏锐的现实洞察力,并且能够和谐地将"调侃"这种看似轻松的表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