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硕士生政治笔记(14)

发布时间:2021-06-08   来源:未知    
字号:

硕士生政治笔记

然界斗争,由革命转向建设。这些论述本来已经充分地论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问题在于从1957年以后,由于毛泽东改变了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这就造成全党的工作重点始终未能真正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集中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才得以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二、关于走一条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作为实行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当然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老路,同时中国又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中国工业化必须建筑在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而不能竭泽而渔,片面发展重工业,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损害工农联盟为代价。为探索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东欧、苏联工业化的第三条道路,毛泽东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物质生产部门要保持平衡发展的原则,针对苏联工业化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提出“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的思想,指出,在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他把这称之为工业和农业两条腿走路的思想。1957年,毛泽东进一步把这个思想系统化,概括为中国工业化的正确道路,要求在重点抓工业发展的同时,注意抓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使重、轻、农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后来在纠正“大跃进”错误的过程中,毛泽东突破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传统认识,提出了要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又进一步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并提出要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和提供的可能性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把整个国民经济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毛泽东关于工农业关系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开创了一条既实现工业化,又发展农业生产,并使人民群众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此推动社会的前进,对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毛泽东第一次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全面性问题提出来。1956年11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讲话中指出,将来全世界的帝国主义都打倒了,阶级消灭了,你们讲,那个时候还有没有革命?我看还是要革命的。那个时候还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1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问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把这些矛盾看作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一改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理论,而且提出了相应的一系列策略和政策,例如毛泽东从我国实际出发,把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并无先例,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有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而且有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使人痛心的是,长时期来这个理论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新的企业管理制度的设想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的,对我国建立初步的工业化基础,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个体制所固有的弊病,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也逐步暴露出来。毛泽东较早觉察到这些弊病,还在三大改造刚刚完成之际,就开始了改革这个体制的初步思考和尝试。

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统得太死的弊端,毛泽东提出, “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毛泽东还提出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有一定的“独立性”、“自治权”和“自主权”。他把扩大企业自主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来研究,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问题。党的八大曾根据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做出了相应的决策,决定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改进国家行政体制,划分企业、事业、计划和财政的管理范围,适当扩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管理权限,同时规定,要保证企业在国家统一领导和计划下在人财物等方面,有适当自主权。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结构问题上,针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毛泽东曾提出建立公有制为基础,以大统一小自由、大集中小分散为原则,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构想。毛泽东曾提出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的思想,他还提出消灭资本主义之后还可以搞一点资本主义。对我国“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上又出现“地下工厂、地下商场”的非社会主义经济现象,毛泽东分析并肯定了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指出这是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应该使它们合法化。要让私营工厂和公有制企业“作对”,开展竞争。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可以在较长时期保留和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私营大厂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二十年、一百年不没收,并把它称作“新经济政策”。他把利用个体经济和某些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实际上提出了所有制的调整问题,突破了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认识。

五、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重视价值规律作用的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中,由于把社会主义设想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因而是排斥商品经济的。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承认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但并不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范畴。毛泽东曾沿袭了斯大林的观点,把商品和商品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范畴,但承认它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他针对“大跃进”时期出现的否定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观点,指出,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我们有些号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表现更“左”,主张现在就消灭商品生产,实行产品调

硕士生政治笔记(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