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政治笔记
对于现代化的界定或描述,学者们的说法各异。
现代性 从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上,抽象出现代过程的本质特征着眼于从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上把握现代化社会的属性,“现代性”是一种现代精神。
现代性的核心 现代性的核心(马克斯²韦伯)是“祛魅”,是摆脱愚昧、迷信、专制,而追求理性、科学、自由的过程。即,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一种时代精神,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法治精神,是自由、平等、民主理念的体现。 现代化≠现代性。
现代性可以是现代社会特征及其后果,也可以与现代化处两离状态。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1、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机械化生产、生产高度社会化、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2、高度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统一:社会结构复杂化、社会差异成分增多、人的自主性增强、社会整合性更为迫切
3、城市化:45%以上的城市化率
4、世俗化:社会成员生活趋向现实性、理性化
5、知识占据突出地位
二、现代西方社会现代化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代表性观点一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
时间:二战后——20.60年代末
主要观点:认为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是发展的惟一内容,衡量发展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公式:发展=工业化=经济增长
代表性观点二
* 第二,以社会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发展观
* 时间:20.70初——70年代末
* 主要观点:认为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社会各种结构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与变迁。它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人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和谐平衡发展。其理论立足点是发展的“现代时态”。
公式: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人
核心是社会发展
代表性观点三
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
时间:20世纪80年代至今
可持续发展观形成过程:
学术语言——政策语言——大众话语
公式:发展=经济+社会+人
核心是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1)重心强调发展
(2)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
(3)强调发展的广度----发展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多因素的复合发展(视野扩大)
(4)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代际之间发展的可连续性
三.现代化追求中的中国现代化
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战略
国际潮流与国情决定
现代化的历程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跨越式发展(新发式的机遇与问题)
以人为本的小康之路(标准问题)
非西化之路
中国经验与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