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东晋门阀政治读后感(9)

时间:2025-04-21   来源:未知    
字号:

这些都告诉我们对于学术切忌人云亦云,要本着治学严谨的态度,不能放过一切潜在的或者是简单的小问题,多找些参考资料进行考证才能得到答案。

由于本书专业性较强,而且大多为文言文写成,所以读起来难度很大,鄙陋之见,见笑于大方之家了。

从《东晋门阀政治》所想到的——敬和将无同

杠头

2006-03-16 19:03:17 阅读 次

[往复论坛]

[往复全文检索]

文章搜索

近期热点文章

累计热点文章

我的原创力十分贫乏,总是在看到别人的东西后狗尾续貂。

《东晋门阀政治》首先是一部东晋政治史。作者通过细节勾勒了东晋一代政治史的发展和演变。其次,作者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角度,审视了东晋一代政治的地位,得出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常态是皇权政治,而东晋一朝却是门阀政治,即皇权与门阀的共治,是皇权政治的变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态?作者的理解是在当时特定的民族矛盾下,东晋的羽翼丰满的大族需要司马氏充当稳定政治、招怀各方的各方的招牌;而因北方游牧族南下而造成的流民武装正好成为东晋朝廷不得不借用的力量,这支力量成为日后斩断门阀政治、恢复皇权政治的锐器。照作者的理解,这一切都是很严密的。我们如果顺着作者的思路来理解,恐怕也没有什么更多可以说的了,最多不过是再作些补充和纠疵;看来我们只有尽可能跳出来思考。

首先,东晋门阀政治的出现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田先生是把它理解成的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偶然之举,虽然这种偶然也必须具备其必要的条件才能出现。但我们回过头来看,从东汉以来大族已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主导群体,如果没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和司马氏的狼狈渡江,会不会出现皇权与大族的共治呢?这一时期大族得到如此发展的原因何在呢?我们暂且不谈大族得以发展的原因,即以大族得到如此发展这一事实,就足以说明这一时期社会内部已经生长出牵制皇权的力量。我们再把眼光放远些。春秋战国大变动的结果是对贵族社会的打击,到汉高祖打下天下,其王侯将相多是布衣;就是这一布衣天下,日后却滋生了大族。可见从政治上看,似乎随着汉朝的建立,贵族社会瓦解了,但从社会内部看,贵族社会的细胞不仅并未因此而消失,而且促其再生的社会条件还仍然具备;不同的是,在皇权政治下(指区别于周代的传统的共主制而言),贵族的产生形式不同,后者是通过大族官僚化、官僚贵族化的途径实现的。东晋的门阀政治只不过是其典型形态;所谓典型,是指它不具有普遍性,是超过了一般形态的一种典型形态。是“过犹不及”中的“过”,而北朝则是“过犹不及”中的“不及”,普遍的形态则大约是像西

东晋门阀政治读后感(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