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杨振之)
旅游产品走向衰落前,老旅游地又开发出了其他新的旅游产品,而且新的旅游产品要足以改变老旅游地的形象和产品特色,否则仍然无法挽回老旅游地与旅游产品同步走向衰落的命运。
因此,一般情况下老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与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同步的,我
们可以用Butler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来分析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曲线。
图12-1为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
图12-1 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
①为旅游地的资源发现期,这个时期多是少量的探险者、科考者进入旅游地,由于开发尚未起动,旅游资源还未成为旅游产品。此阶段可以看到有一些关于旅游地资源的摄影作品、科普和科研文章、绘画作品等面世,是纯粹的介绍,毫无商业营销意味。
随着旅游产品进入开发启动期,旅游地也随之进入开发期,(当然前提是该
旅游地以前并未进行过旅游开发,目前我国的老旅游地多属此种类型)。开发期的特点是外来资本大量进入,旅游地进入一个“资本殖民”时代。在这个时期,资金投入量大,产品销售额低,旅游资源正在转化为旅游产品,伴随着旅游地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旅游地社区居民获得了较大的利益,他们在就业、为建设者和游客提供服务方面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效益,因而对旅游开发满腔热情。投资者为了得到回报和滚动开发资金,开始了大规模的营销,旅游地的知名度大增,游客大量拥入,但所获利润较小。此时对社区环境的损坏已经开始了。
之后,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即旅游地旅游产业发展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旅
游地旅游产业快速增长,回笼货币量大,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系数的拉动大,游客人数也快速增长,各旅游景区普遍超过环境容量,资源、环境、设施的压力大,旅游地的形象已牢固树立起来。投资资本大规模进入,新的投资项目不断出现,旅游地的房地产升值快。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善,但与他们的期望值相差较大。特别是外地投资者的大量进入,社区居民的就业受到来自外地训练有素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威胁,他们的就业环境反不如开发期好,所从事的多是知识含量不高的工种,在经济地位上更深入地沦为“被剥夺者”,外地商人的进入也使他们低水平的商业服务在竞争中占不到便宜。因而不满情绪在滋长,特别是对投资者和游客的不满情绪大增,影响了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