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杨振之)
考虑的是观光游客的需求,就是在观光游客方面,也主要考虑的是外宾和国内公差人员的需求,所以使产业的供给体系很不完善。当我们再回头审视老旅游地的产业结构时,就发现了结构的普遍失衡。所以才有娱乐业和旅游商品业的大大滞后,旅游业六大要素中娱和购的消费比重迟迟上不去;才有游客的消费构成中住宿费、交通费、门票费的普遍偏高,形成旅游价格的高门槛。
所以说,老旅游地的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如
何对老旅游地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又必须根据每个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才有针对性。但以下大的原则需要把握:
(1)酒店业的布局
我们酒店业主要布局在大都市,在大都市内星级酒店过多,竞争激烈。相反
在客流量大的旅游胜地,特别是著名风景区所依托的中心城镇,星级酒店明显不够,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十分稀少。这些星级酒店没有形成大型的酒店集团,更未形成连锁经营,所以客房利用率低,抗风险能力弱,在与外国连锁饭店集团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酒店业还缺乏根据目标市场的差异进行合理布局,使目前的酒店业供给的产
品多为观光型酒店。度假酒店正在兴起,但星级度假酒店太少。特别是尚未形成商务宾馆、行政宾馆、会议宾馆、度假饭店、度假公寓、青年旅馆、汽车旅馆等一系列的产品体系。
(2)交通运输业的布局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特别是在飞机票价上应实行低门槛策略,让游客在心理上
能感受到从客源地到目的地是很容易的,不能在交通费用的支付上让游客感到明显的经济压力。
通过旅游电子商务实现民航、铁路、航运、公路交通票务和网络预订系统,
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旅游中心城市特别是西部旅游中心城市的航空港应增加直航航班和到国外
的包机。
铁路客运在提速基础上多增加夕发朝至列车车次,特别是要着力改善列车的
设施和服务。
逐步改善中心城市到各大景区的道路交通系统,加强道路交通系统的配套建
设(如停车场、厕所、汽车站、汽车停靠点等)。对旅游汽车、公共汽车进行改造或换代,提高旅游专用车辆的档次,尽快解决旅游车辆老化陈旧、数量不足的矛盾。提高导游和司乘人员的服务质量。
(3)餐饮业的调整
为了提高旅游者的餐饮消费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应突出以下几点:
●加强对餐饮产品的文化包装,在餐饮产品开发中,重点挖掘民族文化和地
方传统文化,使之对餐饮产品实施全方位包装,增加餐饮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在中心城市和风景区依托的中心城市应形成餐饮企业集群,在地域上相对
集中,并进行园林、生态的环境营造
●挖掘地方名食,并对传统品牌提高其工艺水平,不断推出新品牌
(4)娱乐、旅游商品:前已论述。
(5)旅行社业
旅行社是旅游市场运作的主力军,旅行社业的布局和调整与整个旅游产业结
构的布局和调整密不可分。
旅行社业目前在布局上“小、散、弱、差”的状况特别突出,缺乏抗市场风